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運雖退潮但月暈效應將彌擴各領域

http://www.CRNTT.com   2014-04-12 08:08:49  


反服貿學生退出“立法院”前拍照留念
 
  因而估計,這七個版本在內政委員會並案審查時,由於實行“雙召委制”,輪到民進黨“立委”陳其邁主持會議時,肯定會做手腳,排案民間版的法案,而不排“行政院版”;而輪到國民黨“立委”張慶忠輪值時,也將“以牙還牙”逆其道而行之。如此反復折騰,將無法審查下去。另外,不但是民進黨和台聯黨“立委”頑固杯葛“行政院版”(當然國民黨“立委”也將強烈抵制民進黨等民間版本),而且學生們也將以“監督”名義,以公民身份前往會場施加壓力,為充滿“兩國論”意識的民間版本“保駕護航”。因此,根本不可能完成委員會審查程序,而只能是交付朝野協商。

  倘是交付政黨協商,國民黨將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因為政黨協商,無論黨團擁有多少席“立委”,每一個黨團都只有一個“表決權”,亦即出席協商的黨團負責人將代表整個政黨,只要有一個政黨的代表拒絕簽字,就“行不得也哥哥”。因此,無論是擁有六十四個議席的國民黨黨團,還是擁有四十個議席的民進黨黨團,抑或是只有三個議席的台聯黨黨團,都呈現了“票票不等值”的極不公平狀態,只有三名“立委”或四十名“立委”的台聯黨黨團或民進黨黨團,就可以挾持整個“立法院”,打低擁有六十四席多數的民進黨黨團,完全體現不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法則。

  當然,在朝野協商中無法獲得共識,並不等於是“胎死腹中”,在過了一個月的協商期後,仍可送交院會表決,這時就是國民黨佔盡上風了。只要國民黨的“立委”能全部出席,並在表決中也能堅決貫徹黨的意志,佔過半議席優勢的國民黨,肯定是勢如破竹。但問題是,民進黨肯定會再以佔領主席台等方式搗亂。而此時的王金平,由於國民黨已經就其黨籍保存官司進行上訴,等於是不把他視為自己人,當然不會幫國民黨,因而將會繼續拒絕行使警察權,任由民進黨和台聯黨“立委”搗亂。因此,單是一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就將折騰本個會期的餘下時間;而在其未能獲得通過之前,民進黨和學運學生也必然會以“先立法,後審查”為由,阻擋《兩岸服貿協議》的審查。馬英九的“在六月底前完成審查”要求,將肯定達不到。

  其次,是學運領袖們必然會重返利用其在學運中獲得的政治能量,投入公職選舉,尤其是二零一六年的第九屆“立委”選舉,直接參政議政,意圖按照他們的政治主張來“改造台灣政局”。而以他們既不服國民黨,也看不起民進黨的心態,或許將會組黨,實際上林義雄就已向他們招手。但“針無兩頭利”,倘是組黨,其所謂“公民運動”的公信力就會流失殆盡而且也不可能與林義雄這類第三勢力結合,畢竟是相差了幾個世代,缺乏共同語言;倘不組黨,而是以無黨籍身份參與“立委”選舉,就將無法同時也參加“不分區立委”選舉,未能充分利用“兩票制”的有利條件,在未能獲得分配“不分區立委”議席,以求最大程度地用盡在學運中獲得的“政治籌碼”,奪得更多的議席,爭取成立黨團,在“立法院”議事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同時,也無法獲得分配政黨選舉補助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