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小刀”出手化解學運軟硬兼施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9:03:40  


 
  實際上,昨日國民黨中央、“行政院”和陸委會所發動的功勢,就有著濃重的“金小刀”的影子,而且還是兩把“刀子”,一把軟一把硬。“軟”的一把“小刀”,當然是繼續對學運學生採取“以拖待變”的策略,讓開始出現師老兵疲狀態的學運學生繼續弱化、分化下去,並將計就計,以尊重王金平的“國會自主”主張為由,任由王金平挑起解決學運學生“佔領立法院”的全部責任,讓全社會將恢復國會運作的壓力全部傾卸在王金平的身上;而另一把“硬”的“小刀”,則是發動文宣攻勢,包括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的七點聲明,也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宣佈召開“經貿國是會議”的日期和議程,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公佈《兩岸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的草案等。

  實際上,本來按照學生運動的規律,林飛帆、陳為廷能夠發動五十萬人到凱道進行和平集會,而且嚴格按照原定計劃,在機會結束時就立即宣佈解散,並在一個小時內撤離完畢,沒有留下一片垃圾,比民進黨舉辦的大型群眾活動要乾脆伶俐得多,因而獲得普遍讚賞,這應是“太陽花學運”的發展頂峰,過了頂峰就是向下走的路途,因而這是“見好就收”、趁勢退場的最佳時機。但似乎是林飛帆、陳為廷等學運領袖“貪多不知輸”,忘記了他們所修讀的政治學或社會學的教材,都載有包括學運在內的社會運動的發展規律,就是倘若未能“見好就收”,而是持久地“耗”下去,往往就會遇到困境定律,那就是領袖爭奪主導權,路線歧異,開始內訌,導致師老兵疲,自動消亡。實際上已經發生過一次激進派不聽溫和派勸阻攻陷“行政院”的分歧,而且部份學生也已感覺疲勞,除了堅守在議場內的學生之外,其餘學生已經大部分返校讀書;而“立法院”周邊住戶飽受噪音之苦,赴附近中央部會辦公、洽公的公務員或市民必須繞道而十分不方便,因而怨言紛起;而“黑”、白兩道也開始進行反制,尤其是“白狼”雖然進行守法文明的嗆聲,但畢竟已經對學生形成了心理威脅。

  但林飛帆、陳為廷似乎是要綁架參與學運的學生,將他們當作是個人日後領取從政入門券的“籌碼”,而拒絕撤離。久“耗”下去,他們的“政治資產”就將會變成“政治負債”。實際上近日批評他們並要求他們及早結束學運的呼聲已經日高,倘未能因馬政府已經答允他們訴求中的最重要條件而趁勢撤離,英雄就將會轉變為觸犯刑律的“狗熊”。而警方放出因其涉嫌侵佔公署、毀壞公物等要傳訊他們的風聲,就是朝向這個規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