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鄭振清:兩岸特色論 推動“增量”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0:11:00  


 
  第三階段,2010年以後,兩岸經濟關係走向自由化和制度化,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具有鮮明的兩岸特色,亦即超越歐洲版的“共同市場”模式,推動兩岸關係的“跨階段發展”。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劉震濤所長帶領的研究團隊在2008-2010年多次提出兩岸經濟關係“跨階段發展”的政策建議,指兩岸若要將各自的經濟發展與兩岸合作結合起來,就意味著兩岸在經濟關係尚未完全正常化、兩岸自由貿易區還未建成的情況下,需要加強多方面政策協調與設計,在推進產業合作、形成自主品牌、制定技術標準、掌握價格決定權、開拓產品市場等方面加強合作。這就決定了兩岸間的經濟合作進程可能不會是按照“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的歐洲經濟一體化順序循序發展,而是上述不同階段在不同產業、不同層面的雜糅,形成跨階段交叉發展的狀況。⑦這一主張通過多種管道為更多的政策制定者瞭解和接受。⑧2009年元旦,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通稱為“胡六點”的對台講話,首次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2010年6月底兩岸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被稱之為“兩岸特色經濟合作機制”的一個具體體現。2010年7月ECFA剛剛簽訂不久,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廣州)上就表示ECFA既突出“兩岸特色”,又順應了“時代潮流”,“兩岸特色”是指協議本身在“兩會”特殊機制下簽署的特殊政策框架,體現了兩岸同胞之情,以民為本,互利雙贏,“時代潮流”是指面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發展的新局面,兩岸意識到我們應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

  三十年多來對台經濟決策與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經驗,為兩岸在政治對立僵局下處理互動關係提供了很多參照“低階政治運作”的高度政治智慧,以及十分具體可操作的互動策略與技術。兩岸“兩會協商”(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的過程與各種具體協商方式方法的設計,無不體現出這樣的智慧與策略。近年來,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召集的跨兩岸跨部門的“兩岸產業合作搭橋”計劃,推動兩岸產、官、學三方合作互動,推進產業經濟共同發展與協調發展,也是體現這樣的智慧與策略的極好案例。⑨建設具有兩岸特色的共同市場,反映出兩岸在經濟交流與合作事務上超越了歐洲版“共同市場”理想形態,具有跨階段、深層次等很多特色。

  毋庸諱言,最近十多年來,兩岸關係真正的突破點是經濟關係,這既是兩岸政治僵局下的務實選擇,也是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和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時代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大陸經濟發展與兩岸經濟合作,已經將兩岸關係帶到了一個新的歷史平台,並且提供了新的處理工具和方法。其中具有兩岸特色的政策決策思維、決策機制與政策過程實踐,將會對兩岸社會、文教、政治等領域的交流互動產生深刻和深遠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