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蔡霞——黨校教授並不神秘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1:39:46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蔡霞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訊/“我們學者的焦慮,是看到政黨本身的思維轉變、意識形態和理論的更新異常困難,反過頭使自身陷在困境當中。”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女士談及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演進,表達了這樣的憂慮。而她對自己以往學術歷程的講述,則展示了一個追索馬克思主義原初精神的學者形象。托古改制般的理論嘗試意圖告訴人們,即使是在共產黨理論的譜系之內,也存在著諸多可能。南方人物周刊刊載文章《蔡霞——黨校教授並不神秘》: 

  如果不經過專業訓練和長時間的積累,要真正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文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國內國外的智庫、學者已經養成了習慣,在會議公報中捕捉微妙的措辭變化,不斷地轉換視野和維度,力圖使自己對政治密碼的解讀看起來更加可信。

  但人們仍然記得,真理大討論、歷史問題決議、小平南巡講話曾是如何的直擊人心——傳播層面的反差道出了某種事實:改革開放和中共理論革新的力度在衰減,字裡行間的審慎顯示了變革之難。

  “我們學者的焦慮,是看到政黨本身的思維轉變、意識形態和理論的更新異常困難,反過頭使自身陷在困境當中。”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女士談及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演進,表達了這樣的憂慮。

  11月9日的長談,蔡教授向我梳理了2000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突破束縛的幾重努力,以及遭遇的阻礙和仿徨。在我們看來枯燥難解的理論表達,對黨建學者來講往往事關重大,用她的話來說,“理論是一個政黨的靈魂”。

  而她對自己以往學術歷程的講述,則展示了一個追索馬克思主義原初精神的學者形象。托古改制般的理論嘗試意圖告訴人們,即使是在共產黨理論的譜系之內,也存在著諸多可能。

  黨性

  蔡霞的學術方向是意識形態和民主政治,從二十多歲開始,她在黨校執教將近40年時間。在公共領域,她的言說犀利、直接,常常刷新人們對“黨校教授”的認知。

  見到記者時,蔡教授不住地為遲到表示歉意,倒也沒有因此顯得疏離,講起話來聲音不大,常常沉浸其中,對表達的邏輯完整近乎執著,絲毫容不得打斷。

  講授民主,蔡霞會從一般原理說起,對比民主的法國大革命傳統和英美傳統,總結出共產黨人“民主觀”的歷史局限,“對於民主,學員順理成章就接受了”。不止一次,學員私下交流時對她說,“蔡教授,您應該去跟高層領導講。”

  “我就笑,領導布置講哪堂課,我就講哪堂課,我不願意上折子。”蔡霞說。

  中央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幹部的最高學府,官員到中央黨校進修,就意味著仕途看好,也因此,黨校教師在學員論文答辯時,“一般都比較平和”。但在一次中青班結業時,有即將晉升副部級的學員對網絡管理髮表了一通宏論,“天津薊縣大火,那麼個小事情在網絡上搞成好大的事情一樣,攪和人心。我們需要加強管理。”

  蔡霞按捺不住,“人命關天的事情你們認為是小事,社會當然認為它是大事,我們對老百姓的生命有沒有基本的感情?”學員不吭聲,一旁的老師大感緊張,在桌底下趕忙拽著蔡霞。“我給那學員打分很低。我感覺你對人民的感情極淡漠,這不是思想觀點不同,是良心何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