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三中全會前的“輿論戰”

http://www.CRNTT.com   2013-11-04 09:54:43  


 
  媒體,在此時發揮的輿論平台作用,遵循著媒體宣傳紀律、主流價值觀的要求,把積極的、正面的高層聲音、智囊團聲音、專家聲音比較全地展示出來,營造出萬眾所向的社會期待氛圍。在網絡媒體興旺發達的今天,媒體的這種展示要贏得更多的眼球,必須在技術環節上作出一些努力,如用專題形式展示,視頻、聲音、文字、畫面、頁面裝飾協調配置,標題做到抓人眼球,引導讀者方便、快捷、大量地閱讀。例如,有的媒體在標題上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告訴讀者最應該關注改革的五大焦點問題:戶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依法治國、期待住有所居、政府職能轉變,以及領導人的六個講話要點等。告訴讀者應該想什麼,而不是為什麼這麼想,是所有媒體最為擅長的輿論引導方式。

  一些體制內的主流媒體,還會訴諸歷史敘事的方式,把中共歷史上召開的所有三中全會作一個列表,標出其中的主題、內容,把即將召開的全會與改革開局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地位作類比,意在凸顯今日全會的重要性,彰顯執政的歷史合法性。

  其中,一些市場媒體也不乏從追求客觀、中立、批判的角度,展示一些專家、外媒不同的聲音,甚至是質疑的聲音。但這些媒體也會從總體上把握、控制這個批評的尺度,以防超過宣傳紀律的邊界。於是,大眾常常聽到近乎100%充滿熱情期待的聲音在耳邊回旋,而那些批評的聲音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

  大眾,在輿論場中的主要角色是收聽。可以根據他們對政治全會的敏感度不同而大致劃分為三個類型:一是敏感型,熱情關注政治熱點事件,積極向身邊人傳播政治信息,借以增加個人成就感和話語影響力,其中不乏專家型的聽眾;二是平淡型,平時不怎麼關注政治熱點事件,但為了某種工作需要或者學習需要,也能記憶一些政治熱點事件、內容、關鍵詞和零星語句,偶爾也能傳播一些政治信息;三是冷漠型,除非特別的強迫,一般不關心政治熱點事件,甚至連一些基本概念、詞句都搞不清楚,基本不傳播政治信息。這三種類型的聽眾,在輿論場中發揮了數量優勢,形成了聽眾群體基礎。有了他們對主流政治輿論的大致接受、認可,或專業、或道聽途說地傳播,以及不是很嚴重的反對(其中可能會有一些涉及利益的不滿情緒,但在可控範圍內),構成了整個社會的輿論共識基礎。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些僅為有限理性的簡單結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