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鄧文迪成功學”是一種毒藥

http://www.CRNTT.com   2013-06-24 14:48:23  


 
鏈接:

黃海濤:鄧文迪離婚,是女權的失敗嗎?

  2013-06-20 01:32:25| 時代周報 | 238期 | 

  6月14日媒體傳出默多克提出離婚的消息,鄧文迪的新浪微博已停止更新了好一段。作為擁有160萬粉絲的大V,鄧文迪的認證信息上只寫著簡單一行字,“電影《雪花秘扇》出品人”。在微博上,鄧文迪愛以“我的朋友×××”來稱呼她的那些名人朋友,從好萊塢巨星到世界傳媒大亨……英文裡有個單詞叫name-dropping,形容的就是這種略提知名人物以示相識來提高自己身份的舉動。

  不過,鄧文迪也許對此說法根本不屑,她本人就是名人。在廣州醫學院臨床醫療學系念書時,她學習成績平平卻擅長體育和社交,也是跳交誼舞的高手。近30年後,她依然熱愛交際,並且在微博上本性一覽無遺。她愛在微博上發紐約家中的四時照片,她的窗口可以眺望整個中央公園,2004年默克多以4400萬美元買下此公寓。

  按照世俗對金錢與權力的看法,考慮到鄧文迪的出身,假如這不叫成功,世上也許沒有比她更成功的女人了。所謂“母以子貴,婦以夫榮”,鄧文迪的“成功”與她跟默克多的14年前的一紙婚書有關,但要把鄧文迪當作中國女性成功學的例子來討論,我覺得,毋寧說是一個自作多情的誤會。

  首先,何謂“成功學”?國產“成功學”簡而言之就是教人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最簡單的方法,獲得最大“成功”(主要是經濟上)。在鄧文迪身上,按照《福布斯》雜誌上一篇文章怨毒的說法,就是“攀附權貴謀求上位、貪慕財富,甚至在床榻之側一路攀上人生巔峰”。然而,在當事人從未直接說明的情況下,當初的結合到底是“真愛”還是“愛情買賣”,外人是無從置喙。婚姻從來就無法以外界觀感來判斷其質量,而異性戀男女步入婚姻殿堂,總是在對感情、性、生育與經濟聯盟等各種參數謹慎考慮後作出的選擇。世間幹練、精明的女人何止萬千,都說鄧文迪工於心計,但默克多豈是等閑之輩?

  其次,鄧文迪出生在中國,但她的成功跟中國沒有關係;她的“夢想”幾乎都是在美國實現的。她與默克多結婚前的婚戀歷史為人詬病,只因她與外國人的幾段交往,被一些人看做是為獲得綠卡和學習機會而“舉止輕佻、行為放蕩”。相對於外界對其私人生活領域的放大鏡式窺探,鄧文迪作為女性在學業和職業生涯上的付出,她在耶魯求學的經歷,根本不值一提。假如她“嫁入豪門”後選擇低調,過那種隱忍、順從的主婦生活,也不會引起如此大爭議。可是,一旦鄧文迪選擇相夫教子,她就不是鄧文迪了。而默克多對鄧文迪事業上曾經的支持也很不“中國”,這一點,對比一下最近“張藝謀超生”的新聞就清楚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