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大學在培養“失業大軍”?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12:07:30  


 
  而溫吞的中國大學教育的軟肋遠不止荒廢學業

  中國大學教育的溫吞體現在很多細節,很多大學生對學術和創造性的工作都不積極。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做了一項調查:對中國的985院校和美國研究型大學做了比較。調查表明,985院校學生在“課上提問或參與討論”題項上,有超過20%的中國大學生選擇“從未”,而選擇這一選項的美國大學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國學生選擇“經常提問”或“很經常提問”,而選擇這一選項的美國大學生約為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麥可思研究院(MyCOS Research Institute)發布的數據則顯示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率不到2%,而對應的歐美畢業生創業的數據則是20%。報告還顯示,中國年輕創業者具備的技能更低,抱負也沒那麼大。中國年輕人中相當大一部分人的創業計劃是開餐館或辦小店,而美國年輕人通常希望創造出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

  中國大學“保姆式培養”也使學生幾無機會了解社會規則

  根據信貸專家李明順的分析,在大學生對信貸規則的理解這一點上,中國就遠不如美國。在中國的助學貸款主要針對極其貧窮家庭的學生發放,家庭條件普通或稍好的學生,往往就很難從正規的信貸機構獲得充分多的資金學習。相反,美國的教育貸款是面向幾乎所有的家庭的,不但針對窮人,也針對普通的中產階段家庭,甚至有錢人家庭。

  之所以這樣,原因是美國年輕人很多18歲之後就逐漸獨立不再靠家庭撫養,而是通過社會融資建立自己的信用記錄,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和壓力,來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但目前中國大多數貧窮大學生因為貸款不是完全自主的行為,往往是學校推薦或包辦安排,從而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建立對於信貸的真實理解。當然,中國大學和社會規則的脫節遠不止信貸這一點。

  ■ 更高一層,升華學生人生的作用中國大學做的也不充分

  退一步說,中國大學是“玩著上”,但玩也沒玩出彩

  接近97%的畢業率,相對較輕鬆的課業負擔,讓“玩”就成為了不少國人大學生活的主題。當然,如果玩的好,“玩”其實也是一個豐富和升華人生的途徑。但遺憾的是,在相對死板和教條的中國大學,很多人玩也沒有能玩出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