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看到“穩中有進” 認清“穩中有憂”

http://www.CRNTT.com   2013-05-22 08:30:04  


  中評社北京5月22日訊/新近公布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表明當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基調,讓人振奮,同時也顯露出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經濟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分析,從外貿出口看,形勢的好轉超出人們預料。據海關統計,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4%,4月份更是提高至15.7%。企業調查也顯示,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連續多個月環比上升,表明微觀感受好轉,信心有所增強。這既得益於中央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也得益於中國在新興市場的不斷拓展,以及美國經濟的不斷復甦。在剛剛結束的春季廣交會上,不少大型出口商都表示,從在手訂單和實際出口看,外部市場確實向好,形勢有望繼續回暖。

  不僅如此,物價水平總體穩定,夏季糧油生產勢頭很好,新增就業持續增加,一季度新增就業超過300萬人;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快,能源消耗強度下降增幅加大。從全國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看,僅有1個地區形勢十分嚴峻,比去年減少了5個,反映出中國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了積極進展。這些“進”的好勢頭,對於堅定信心,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章稱,也要認識到,目前促進外貿增長的力度仍然較弱,勢頭並不穩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最壞的時期”雖已過去,但世界經濟復甦依然乏力,各國啟動新的增長困難重重。再加上美元、日元持續貶值,也可能引發匯率戰和貿易戰升級。承受著外需嚴重不足、出口成本上升過快、貿易環境嚴峻的“三座大山”,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仍要立足內需。

  拉動內需一靠投資,二靠消費。現在已經進入“十二五”的後3年,各地規劃的重大項目都將開工或完成,投資增長的趨勢還將延續下去,但近來地方財政收入下滑和融資平台高負債,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政府投資擴張能力。自去年以來,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持續低迷,今年1-4月延續了這一勢頭。這個被視為企業投資信心和擴張意願的指標,反映了在外需不振的壓力下,企業投資動力不足。另外,4月份鐵路貨運量等經濟運行指標並不樂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進一步凸顯。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產能“嚴重過剩”或“有些過剩”的企業占所調查企業的比例高達64%,比去年一季度增加近6個百分點。這些都說明中國新的增長動力尚未形成,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