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場政治情商半斤八兩的台菲博奕

http://www.CRNTT.com   2013-05-16 08:59:43  


 
  民進黨的反應折射了兩個事實,其一是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暴行及菲方的輕慢態度,已經激起了全島民眾的激憤,同仇敵愾,這真是民氣可用。因此,台灣方面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而事實也已經證明,菲律賓只不過是一個三流國家,不但是經濟和軍事實力均難以與台灣地區相比(有說是光是台灣一艘紀德艦,就足可應對菲律賓的所有接收美國“二戰”退役軍艦的海軍),而且阿基諾三世在多次國際糾紛中,都被證明政治智慧不足,尤其是在香港旅遊團被槍手挾持事件中的表現,就令人感覺不是一國領袖的“材料”。因此,以台灣的實力和民眾的激昂情緒,菲律賓應能感受到強大的壓力,從而很有誠意地正面回應台方的“四點要求”,而不是嬉皮笑臉,虛應故事,含糊其辭,把台灣的“最後通牒”當作是兒戲。

  其二是其實台灣方面的表現似是也好不到哪裡去,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這裡,先不說馬政府在事件肇始後的“軟趴趴”了,就說是在民眾強烈反應,及民調顯示有七成以上民眾主張兩岸攜手合作懲罰菲律賓,馬英九擔心會再次發生兩岸攜手“保釣”的態勢,因而不得不在兩天之後才表現出強硬態度,卻又一下子就是升高到“最後通牒”的嚴重步驟,但又沒有立即採取配套措施施壓,只是在隔天之後再宣佈派出公務艦船護漁,及在肇事海域進行軍事演習。這就使得菲律賓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因而好整以暇,表現出有點“不屑”的態度。

  其實,就是在“四項制裁措施”中,被馬政府視為最具威力的凍結菲律賓外勞,菲方也並不會太緊張。誠然,根據菲律賓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有大約一千萬人在海外務工,其匯回國內的匯款佔菲國家經濟總量的百分之十以上,是其主要外匯來源之一。而目前在台灣工作的菲律賓勞工約有八點七萬人,每年向菲律賓匯款金額達一點七億美元。但是,近年由於台灣薪金水平一直沒有調升,已有不少菲勞轉往新加坡和香港、中東、韓國。另外,由於印尼囿於國內因素,已經決定停止輸出女傭,因而台灣凍結菲傭,菲律賓並非無路可走,實際上菲律賓勞工部長就聲稱,萬一台灣實施制裁,就轉往中東韓國輸出勞工。何況,目前在台灣的菲勞只僅占其在全球菲勞的百分之零點八七;去年菲國一年透過海外勞工獲得的外匯為二百一十四美元,來自台灣的僅佔百分之零點八。因此,以凍結菲勞作制裁,菲方的反應卻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而且必須看到的是,停用菲勞,就將更難聘請到薪金比菲勞更低廉的外勞,對台灣經濟也非好事。而台菲之間一直是貿易順差,經濟制裁對台灣經濟就將是“七傷拳”,未傷人先傷自己。儘管企業家出於顧全大局,支持政府,但必須承受短期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