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20年

http://www.CRNTT.com   2013-04-01 08:18:02  


 
  金融再生工程啟動後的2003年5月,剛向理索納銀行(RESONA)注入公共資金不久,日本的股價就開始上升。理索納的股價上漲了8倍。泡沫經濟破滅後過了整整12年,“政府表明了解決問題的強烈意圖”“這樣不良債權問題就朝著解決的方向前進了”這樣的信號終於傳到了市場的各個角落,整個經濟狀況開始改善。

  自此就開始了2003年到2007年的“停止惡化的5年”。小泉內閣在2006年9月結束,但其影響力又持續了一年。就如在本章開頭提到過的那樣,這5年絕對算得上是20年裡日本經濟狀況最好的一段時期。

  為何能有這麼好的表現呢?這並非奇謀妙策之功,亦非重金巨資之效。原因很簡單,在這五年間做了該做的事,因此日本的經濟狀況回暖。

  當然,並非1.2億日本人統統受益。由於企業進行了重組推進了合理化,有不少人境況惡化,有的工資減少,有的失業,有的沒有得到正式雇用而不得不打零工。但毋庸置疑的是,總體雇用人數增加了100萬,股價上升,國家的基礎財政收支得到改善,改善金額高達22萬億日元。

  日本擁有人才、技術和資本。只要做了應做之事,經濟就會停止滑坡。至少不得不承認,2003年到2007年間就是這樣的情況。

  然而,上述的好勢頭,在2008年到2010年這“損失最慘重的3年”間,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2008年9月還遭受了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停止改革的自民黨麻生太郎內閣在大選中敗北,其後當政的民主黨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鳩山由紀夫內閣之後又出現菅直人內閣,無論哪一屆政府,政治局面和經濟局面均十分混亂。

  而現在,所有國民都越來越感到不安,擔心“損失最慘重的3年”會演變為“損失最慘重的4年”甚至“損失最慘重的5年”。而此次的大災難就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下。

  作者竹中平藏,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前財政擔當大臣,著有《日本的反省:阻礙復興的30個謊言》。

  2013年04月01日07:42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