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郎友興:中國外交的再造

http://www.CRNTT.com   2012-11-15 10:45:40  


 
  外交戰略是籌劃和指導一個國家外交全局的謀略、方案和對策。中國不妨從中國目前的外交諸種表現推斷出,中國外交戰略屬於“應急性和應對性”的外交,缺乏與大國地位相一致的外交戰略與作為。但是,現在到了重新檢討、再出發的時候了。因為無論是“韜光養晦”還是“和平崛起”,都不能有效地面對與處理複雜的國際事務,從而真正確立起中國的大國外交。

  “不干涉內政”從學理與道義上都說得通也是對的,但是在全球化時代裡,國與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的企業和國家利益與別國的內政越來越緊密,為了維護企業與國家的利益,中國的聲音與力量滲入到別的國家內政也是自然的,其實別的國家尤其大國的力量滲入到中國的內政也是可理解的。“不當頭、不扛旗、不稱霸”也是如此。在目前還是屬於強力主導的國際格局中,中國有必要出來當頭,來維護國際的正義,維護中國友好國家的利益。因為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不能再像原先那樣,簡單地反對或者贊同或者跟隨。事實上,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與軍事力量的強大,不少國家尤其第三世界弱小的國家希望中國來當頭,主持公道,替這些國家說話,否則就不太可能贏得發展中國家的信任。為此,中國外交需要創新、需要再造。

讓外交進入權力核心層

  中國外交再造工程的第一步,就是讓外交進入中國政治權力核心層。

  中國已經不再會出現如毛澤東時代的周恩來、陳毅、喬冠華這樣魅力型的外交家了。現在的外交官,更多的是職業型、事務型的,這是一個職業化的外交時代。而外交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日趨增加是顯而易見的。有鑒於這種變化,要改變中國外交在世人眼中弱者的形象,要真正發揮出外交的作用,展現出大國外交的風采,就要樹立起強勢外交,而強勢外交的樹立首要的是提升外交部在中國政治權力圈的地位,讓其成為中國政府中最為重要的政府部門之一。

  但是,中國的政治結構從根本上說,還是以關注內政為主,國內事務向來是第一位,外交雖然稱之為重要的,相比內政中的政法、宣傳、組織人事等各項工作,外交還是一個非核心的工作,在實際的權力分配上依然是次要的。如果要改變在目前政治體系之下這種非核心的局面,外交部及其黨內主管外交事務的官員應該在中共黨中央的政治局占據重要的位置乃至在政治局常委中都應有一席之地。提升外交部的權力地位,這決不是說,國內事務不重要,而是要改變思想,在全球化時代裡,國內與國外、中國與世界、內政與外交實際上難以區分的,而且處理國際事務已經成為解決國內事務的一個重要前提或題中應有之義。一個強勢的外交部才能建立起強勢的外交,樹立起真正的大國的外交風采。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以往那種被動的外交,轉而樹起中國的積極外交之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