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未來十年中國必須高度重視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2-11-03 09:36:41  


 
  缺乏與時俱進的中國外交表現出一系列令人不解的問題:為什麼在中國日益強大和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不進反退?為什麼中國綜合國力越強大,尤其是軍事力量越強大,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卻越趨於惡化?為什麼中國的崛起產生的不是向心力而似乎是離心力?為什麼中國在一些周邊爭端中明明是有理的一方,卻在國際輿論中完全處於被動?

  對於一個處於全球化潮頭並嚴重依靠海外市場、投資和資源的中國來說,對於一個處於多方防備與猜忌的崛起中大國來說,外交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外交工作不能再長期處於國家總體工作中的較次要地位,外交不應該也不能夠成為當今中國的軟肋和短板。可以說,處在大變革時代關口的中國不僅需要經濟改革、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也需要一場外交改革。

  但是,中國的外交改革絕對不應該是在“韜光養晦”還是“亮劍出擊”之間二選一,這是完全錯誤的思路。

  中國外交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政策、缺乏研究。一個大國的外交沒有所謂的“錦囊妙計”和“靈丹妙藥”,必須基於強大的政策研究和恒定的價值觀。政策研究不能只是宏觀戰略,更需要細致的個案研究。外交也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可能有放諸四海而皆准的政策,政策研究必須是動態的、開放的。中國應當像組織奧運工程一樣組織外交問題研究,應該有更多的外交政策思想庫、基金會,更多的國際關係學院,更多的專家和學者。

問題在於缺乏協調和統合

  中國外交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於缺乏協調和統合。這一點僅只是從外交在政治層級中地位就可以看出來。在中國目前由25個人組成的政治局中,沒有一個外交界的代表,即便是現在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也並非這個中國權力中樞的成員。我們在當今世界的其他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應該都看不到同樣的例子。也就是說,中國主管外交的官員層級之低舉世罕見。從這個現象來說,今天的中國依然是“天下主義”的時代。相比內政中的政法、宣傳、組織人事等各項工作,外交還是一個非核心的工作。中國的政治結構根本上還是以關注內政為主。正因為這樣,在一些涉外問題上,就會有不同部門各自為政,“九龍治水”,缺乏統合的現象。

  中國外交也需要有新的精神和新的面貌。“外事無小事”一直以來像是中國外交的“緊箍咒”,它極大地束縛了中國外交的精神和氣質。外交變成了一個緊緊張張的工作和遣詞造句的文字遊戲,沒有放鬆的心態,沒有敢於嘗試,錯了就改的精神,沒有走出自我設立的“道德高地”,成為一個國際社會的正常成員的勇氣,中國外交就難以走出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