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勿讓韓海警暴力執法繼續“偶發”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12:36:41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7日稱,考慮到中國船員死亡事件涉及外交問題,木浦海警署正從多方面展開調查。首先是調查中國漁船“侵犯韓國專屬經濟區”的經過和抵抗過程,並從中國船員的“凶器”上提取指紋。海警已經對14名中國船員進行第一次調查,並對剩餘的9名船員採取留在漁船上候審的措施。同時,海警決定將死亡中國漁民的死因調查委托給韓國國立科學搜查研究院進行。韓聯社稱,死亡的中國漁民曾經“暴力抗法”,有大約5分鐘的音像資料“為證”。鑒於中國漁民在韓國海警執法過程中“暴力抗法”,海警正考慮以“特殊公務執行妨礙”的罪名提起訴訟。

  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事發的“魯營漁”號漁船17日上午在韓國海警的押送下抵達木浦港,隨後接受相關調查。中國駐光州總領事安滕軍17日上午抵達木浦海警署處理相關事宜,並與被扣的7名中國船員進行面談,了解相關情況。據韓聯社報道,木浦海警署署長姜成熙對安滕軍表示:“對非法行為使用公權力不可避免。”

  韓國輿論則大肆渲染中國漁民的“凶殘”。《每日經濟》17日以“揮動凶器叫囂的中國船員死亡”為題報道稱,中國船員之所以中彈死亡,起因在於非法捕魚,中國船員的死亡和去年韓國海警被中國船員刺死情形“如出一轍”。文章稱,雖然韓國海警從去年末開始大幅放寬了對阻礙執法時槍支的使用限制,但中國漁民的“殘忍性”愈演愈烈。該報道稱,中韓圍繞漁業爭端遭受的人命損失“大部分”是韓國人,從2007年至今年7月末,共有2名海警死亡和37人受傷。該報道對中國船員死亡和受傷情況只字未提。

  《文化日報》17日發表社論稱,雖然中國漁船船員死亡事件是不幸的,但海警打擊非法捕魚的意志“決不能後退”。本次事件的責任在中國,中國漁船不僅造成韓國“漁業資源枯竭”,且去年12月還造成一名韓國海警遇刺身亡,中國政府對本國漁船的“非法行徑”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文章稱,海上專屬經濟區就是不許侵犯的“經濟領海”,韓國政府應該就此事件“堂堂正正”向中方說明,並以此為契機顯示韓國打擊非法捕魚的意志。韓國海警應該更加帶著“自信心”打擊非法捕魚,對自己的力量沒有必要“藏著掖著”,政府也應該加大相關支援力度。

  韓聯社17日發自北京的報道明顯對中方的表態不以為然。文章稱,中方就中國船員死亡事件要求韓方不要暴力執法,不過是老調重彈。“中國與韓國一樣,都不希望該事激化,因為中國正與日本就釣魚島展開全面對抗,沒有必要擴大外交紛爭戰線。但是由於中國網民對本國漁民死亡事件反應強烈,要求政府強硬應對,因此中國政府很有可能作出某種強硬的表演姿態”。評論同時指出,必須對韓國海警執法過程中是否存在錯誤進行調查,如果有問題須立刻改正。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執法,如果造成人員死亡,將導致對方國家輿論的惡化,希望海警在執法過程中最大限度避免危及人員生命行為的發生。紐西斯通訊社稱,中國船員死亡事件有可能演變成中韓外交摩擦。韓國政府希望該事件不要在中韓建交20周年之際對兩國關係造成惡劣影響,並在事發後立即展開行動,包括通報情況、表示遺憾、慰問遺屬等。

  《韓民族新聞》17日發表社論稱,中國政府對此次事件表示出非常重視的姿態,韓方無論如何應該徹底查明真相,在表現最大誠意的基礎上妥善處理該事件。社論認為,為防止類似不幸事件重演,中國政府應該加大對本國漁船的管理,韓方也應該拋棄強烈打壓的方式,將更多精力放在構築中韓漁業合作體系上。 (文字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