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什麼是真正的經濟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2-08-17 08:37:27  


 
  四、恢復經濟,使經濟健康平穩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減稅、增加收入、創新和平等競爭

  文章稱,歷史的經驗證明,經濟要健康發展必須靠拉動。必須靠市場力量推動,必須靠創新。美國里根時代走出滯脹的辦法就是減稅,增加人民群眾的收入。市場經濟從邏輯上講首先是民富的經濟體制,是小河有水大河滿。這一點完全和計劃經濟不一樣。只有民富了才有力量消費,只有民富了才談得上發展經濟,國家才能更富。此外,必須指出市場經濟推崇民間投資,把政府投資嚴格限制在公共產品領域。亞當•斯密深刻地指出,“關於可以把資本用在什麼種類的國內產業上,其生產能力有最大價值這一問題,每一個人處在它當時的地位,顯然能判斷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政府和企業家考察問題的角度不同,追求目標不同,資本的人格化程度不同。中國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績,投資的項目更多地追求“亮點”,自我增值能力不強,即上述判斷的證明。

  設想一下,如果把“四萬億”的政府投資改變成4 萬億的減稅和民間投資,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效果:靠市場不僅可以拉動消費,同樣可以拉動創新和基礎建設,而且是高質量的。政府所要做的只是科學和公正的監管。

  創新是市場經濟的常態,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機器。市場經濟國家的發展不是靠勞動力便宜,如果靠勞動力便宜,發達國家會把企業辦到全世界最窮的地方去。內森•羅森堡在其《西方現代社會的經濟變遷》中指出:“資本主義發展採取的主要方式是資本密集,是創新”,著名的索洛模型強調,技術仍然是資本主義增長的引擎”。馬克思則認為,個別資本家率先採用先進技術,獲得超額剩餘價值的衝動引領了資本主義發展。而市場經濟所以能夠成為不斷創新,當然在於企業追求利潤的衝動,然而更重要的是競爭。威廉•鮑莫爾在一部題為《資本主義增長的奇跡》的專著里總結性地寫道,自由市場經濟所以是一部創新的機器,就在於一系列的制度保證了如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欲要競爭,就要平等進入,要打破壟斷、要有效解決泛行政化問題,不能靠行政手段和行政等級分配科研資源。其次,要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要容忍甚至弘揚喬布斯那樣的“異端”和冒險精神,要造就千千萬萬的企業家。

  經濟要真正的、高質量的發展,必須糾正所謂城市化的誤區。在現實生活中,所謂的城市化被理解為城市建設,亮點工程,圈地蓋房,轉移農民到城市,使農民成了“三無人員”,當把有限的資源用來蓋房子,進而把整個社會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蓋房子的時侯就會極大地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城市化使農業成了經濟發展的短邊,促進了CPI 的上漲,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應當改變農村,把農村建設成有產業支持的小城鎮,而不是攤大餅式的建設所謂的“國際化大都市”。

  五、 堅信市場經濟,堅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經濟發展是微觀經濟主體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宏觀調控的結果,宏觀調控充其量為微觀層面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文章認為,我們應當堅信市場機制的配置能力和魅力。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發展在於市場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在於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魅力之源就在於符合人類本性,有著超越於政府的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直面市場需求配置資源、組織生產,“軍備競賽”式的競爭則有利於創新。歷史證明,市場調節的能力遠遠大於政府的計劃調節,市場經濟的勝利和計劃經濟的失敗就是鐵一樣的證明。我們應當健全市場經濟體制,讓其充分發揮體制調節的功能,而不是熱衷於頻繁的宏觀調控。

  必須強調,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來自於微觀主體的活力,微觀主體不健全,不能平等競爭,不能創新,存在不安全感,對經濟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僅靠宏觀調控是調不出來大好形勢的。中國旨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之難點在於規範政府職能。由於歷史上政府的強大的歷史慣性和路徑依賴,每遇經濟發展的所謂問題,政府就出手遏制市場。每一次所謂的成功都使政府增強了“自信”,從而又加大進一步的幹預。薩繆爾遜曾經意味深長地指出:“只有在事後很長時間之後,歷史才會告訴我們——甚至在那時也不會——某一次擴大政府的權力是好的,還是壞的行動。在政治上同其他領域一樣,千真萬確的事實是:通向地獄的道路是用良好的動機鋪成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