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製造業競爭將更趨激烈

http://www.CRNTT.com   2012-08-15 08:33:26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倫敦奧運會落下帷幕,與中美金牌之爭一樣,中美大國競爭,特別是中美製造業之間的競爭同樣在現實生活中延續,中美競爭將更加激烈,中國產業升級將更為緊迫。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稱,金融危機後,美國逐漸加速的“再工業化”以及美國政府對“製造業回歸”的強力推動正在改寫著全球製造業格局。從2009年到2012年,奧巴馬政府先後推出了“購買美國貨”、《製造業促進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計劃”、“內保就業促進倡議”等多項政策來幫助美國製造業復興,並逐漸體現出了政策效果,2011年美國製造業新增23.7萬名就業崗位,製造業投資恢復明顯,根據製造商協會的預計,美國製造業將在今明兩年分別增長4%和3.5%,高於同期的美國G DP增長預期。

  美國重回製造業正在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正在下降。儘管中國製造業時薪還遠遠不及美國的水平,但中美之間的成本差距正在逐步縮小。2010年,美國製造業生產率提升了6.1個百分點,單位勞動力成本降低了4.2個百分點,從2002年至2010年,美國製造業單位勞動力成本累計降低了10.8%。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勞動力報酬增速比生產率增速要快得多,從2005年至2010年,工人的工資水平以每年19%的速度遞增,而同期美國製造業工人的全負荷成本只增加了4%。這對於一向靠要素價格低廉取勝的中國製造而言無疑是重大的挑戰。

  為提高美國製造業吸引資本和投資的能力,美國政府正在通過調整稅收政策來降低美國製造業的稅收負擔,並使暫時性減稅措施永久化。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開始重新審視和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哥倫比亞自由貿易協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這些措施的目的依然是推動製造業回歸,即取消把業務轉移到海外的美國公司所享稅務優惠,促使那些公司把業務回流美國,使其國內製造商能夠從政府為促進就業和出口所提供的補貼中獲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