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貴州25元代課教師的窘迫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12-06-14 11:58:47  


 
  收入

  提起塘邊小學和那裡的老師,以公辦教師身份退休的胡明萬慢吞吞地吐出一個字,“苦”。這苦之於學校是缺少老師和經費,之於吳學敏和孔艶,則是收入的微薄。

  納雍縣教育局紀檢室主任曾傑介紹,縣裡對於代課人員的薪酬原則是,以教學點自籌為主,政府補貼為輔。吳學敏在網絡上反映的“25元工資”,即是政府補貼這一塊。

  1997年剛到塘邊小學時,孔艶獲得的政府補貼是每月190元。2009年前後,這一金額變為每月60元。吳學敏說,那次調整對他來講倒是漲工資。自1988年起,除了在愛國小學工作的一年間每月可拿到400元,他的補貼金額最高就是每月25元。

  今年年初,孔艶的補貼也變成了25元,這令他們難以接受。對於這次調整,曾傑“聽說是縣財政系統要把各鄉村代課人員的補貼標準統一,就取了最低線的25元。”至於調整原因,他也表示不解,“決定是縣財政系統做出的,縣教育局也說不上話。”

  政府補貼下調,教學點自籌資金也不足。胡明萬說,縣財政根據學生數量,按每年每人300元的標準,給學校補貼經費。塘邊小學最多時有120個學生,後來胡明萬和顧慶萬退休,學校僅剩下4名老師,學生人數有所減少,加之自去年起教學點撤並,現在只剩下五六十個孩子。

  孔艶記得學生人數多時,學校還曾發放過獎金,每月100至300元不等,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筆獎金就停了。為了爬山路,兩個月就得換雙鞋,每雙鞋七八十元,孔艶說,每月25元的收入還不夠買鞋,更別提家裡日常開銷的數百元。

  孩子三歲了,孔艶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丈夫和孩子在水城,她平常就借住母親的房子。這座木房子釘著低保戶的標牌,承重柱明顯傾斜,十數年未經修葺,幾乎是擁護村最糟糕的。

  吳學敏同樣拿不到學校的獎金,但他並無怨言,“我知道學校確實沒錢”。

  吳妻卻並不高興,她必須考慮家中生計。在丈夫當老師的這些年裡,她攬下了家裡所有的農活,可丈夫的微薄收入加上賣糧的錢,並不夠開銷。吳家的大兒子因此中途輟學,吳學敏還感慨,“他該是個大學生的”。

  1993年前後,吳學敏父母病重,他以10%的月息向鄉鄰借了3000元錢,後來又不得不從銀行借貸來償還。“一把面條讓小孩子吃一個星期,大人舍不得。”吳妻說。

  吳家的景況從2008年才開始好轉。這一年,吳學敏當了擁護村村委會副主任,每月有200元收入,逐年遞漲至今,已經有800元。此外,2009年開始,他還負責打炮驅冰雹,每年掙2400元。後來向媒體解釋“25元工資”時,納雍縣政府曾指出吳學敏的兼職收入,他如是回應,“這些都是我的勞動所得,不能因為我有其他工作,就減少我教師工作的收入。”

  而且,這些收入也不能令吳學敏安心,他要供養小兒子讀大學,還要還貸款,“這些都是臨時聘用的工作,老了以後咋辦?”

  吳學敏把收入單據的照片發到網上之後,納雍縣政府在一次緊急會議後決定,按照每月1000元的待遇向吳學敏和孔艶發放工資,並由縣財政繳納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塘邊小學凑了2000元,作為過去10個月未發的自籌獎金給了吳學敏。

  吳學敏還希望政府能夠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補齊他過往這些年的低微工資。“我還沒要求同工同酬呢”。在納雍縣,公辦教師的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不等。

  他的想法被縣教育局否決了。曾傑說,他承認代課員工做出的貢獻,但吳學敏們的問題屬於歷史欠賬,不僅存在於納雍。目前縣裡也無力解決,否則就會陷入一直償還歷史欠賬的循環,“沒有力量向前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