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萬人小國帕勞為何“挑釁”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4-08 06:05:32  


  
基於最現實的利益,美也沒理由挑起事端 
 
  保障中國的自由航行符合美最現實的利益

  2009年被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任命為國防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卡普蘭曾撰文說,服務國家利益的只有現實主義。而現實主義的目標是避免戰爭。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現實主義遠比人道干預救下的生靈多。

  不過,在現實主義中,考量的最基本的國家利益是安全,除此之外也包括權力和財富。

  在17世紀,荷蘭的航運事業高度發展。英國革命勝利後,掌握政權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荷蘭霸權深為不滿,特別是那些過去沒有政府力量支持的海盜,船主和商人,現在有了政權作後盾,更強烈地要求用政府的力量打擊荷蘭的海上勢力,維護他們的海上利益。於是,165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航海條例》,規定一切輸入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只載運,或由實際產地的船只運到英國,這就是說不許其他有航運能力的國家插手。英國的新航海條例顯然打擊了荷蘭在英國對其他國家貿易中的中介地位。荷蘭與英國之間的鬥爭空前激化,荷蘭反對英國的航海條例,英國拒絕廢除條例,這就導致了英荷海上大戰。

  而在當今世界,自由航行對於中國來說也非常重要,美國會不會也效仿當年的英國來封鎖中國的海上貿易,從而引起戰爭呢?

  這樣的可能性實在太小。當年英國封鎖荷蘭的自由貿易,一是有民意基礎,二是兩國的競爭同質化。而今日的中美其實大不同,不但沒有同質化的競爭,勤勞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血汗錢”供養美國人民的“高消費”,還承擔著通貨膨脹之苦。以此來看,美國人有什麼理由去干預自由貿易呢?

  那麼所謂的戰爭能夠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的“破窗理論”呢?事實上,戰爭所消費的資源本來可以用來別的地方,用作改善人民生活。所以這個理論也不成立。

  不是鄰國,不存在主權衝突,經濟利益當然是最為重要的考量。
 
  目前中國的海上軍事力量確實還缺乏遠海能力。而最為現實的還是通過外交手段來維護國人利益,促進解決好帕勞漁民事件。(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2-04-0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