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第二輪經濟刺激政策有無必要

http://www.CRNTT.com   2011-09-14 08:13:31  


 
  文章表示,全球經濟二次探底風險加大,債務危機不斷升級,QE3蓄勢待發,政策衝突引發的貨幣大戰已經開始。歐美債務危機以及經濟增長遭遇逆風導致歐元、美元競爭性貶值,而日元、澳元、人民幣、新加坡元、韓元等兌美元匯率創出數年來新高。強勢貨幣不僅對這些高度依賴資源出口和製造業出口的國家影響極大,也造成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壓力。

  為應對“強貨幣”對“弱經濟”的衝擊,近日日本將新成立總額1000億美元的“應對日元升值緊急基金”,新首相也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入市幹預。除日本央行外,新加坡銀行、泰國央行、韓國央行、澳洲央行也開始醞釀或在必要時準備幹預匯市。全球未來貨幣幹預加強,很可能觸發全球範圍內的“貨幣貶值競賽”。這不僅擾亂了全球貨幣秩序,使各國貨幣政策博弈更趨複雜,也導致主導匯率信號發生扭曲,引起全球金融動蕩,進而擾亂全球貿易關係加劇貿易摩擦,使得全球經濟復甦更加艱難。

  由於對二次經濟刺激的預期普遍升溫,甚至連貨幣收緊的新興經濟體也有政策立場轉向的苗頭。巴西出人意料降息,其他新興經濟體也大有跟進的意願,這情景似乎與三年前的市場恐慌和政策恐慌如出一轍。各國的決策者需要認真的反思和警醒——為應對金融危機,擺脫經濟低迷,“量化寬鬆”政策和財政刺激的逆勢擴張,似乎更符合擺脫危機的需要。

  文章認為,無論是凱恩斯式的財政政策,還是非傳統的貨幣政策都是周期性政策,而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是經濟全球化以來的一次結構性大危機,是發達國家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構性債務問題,是美元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下儲蓄國與消費國之間的經濟失衡問題。因此,僅僅通過反周期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非但不會有任何實質性效果,反而由於這些不計成本的救市政策給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負面效應。

  事實證明,當前的經濟困境恰恰就是2008年以來反危機政策的後遺症的集中顯現。美國第二輪刺激政策退出後的經濟失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量化寬鬆政策及其各國之間的政策衝突而引發的貨幣戰爭輪番上演,這恐怕不能歸咎於經濟復甦和金融市場恢復“過慢”,“失當”的財政與“失控”的貨幣才是製造一場新危機的“元凶”。如何避免危機不斷的周而複始,需要各國政府重新審視應對危機的治理機制和政策,各國需要的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政策刺激,而是一場漫長而非常痛苦的經濟結構重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