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國教改的“中國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1-05-24 11:40:46  


 
徐氏教育改革之五帖“猛藥”

  為提升KAIST在國際大學排名中的地位,借以給韓國大學改革提供一個範本,韓國政府積極支持KAIST朝國際化、先進化方向改革。早在2003年前後,就曾聘請過一位接近於獲諾貝爾獎水平的美國學者出任校長,但因為“水土不服”,效果並不好。

  2006年7月起,KAIST聘請了自高中就在美國留學、在麻省理工大學(MIT)獲得博士學位的韓國人徐南杓回國出任校長。徐南杓本人曾任MIT機械系主任及美國科學財團副總裁,不但有學術專長,對教學和管理也很有經驗。

  徐南杓決心以美國MIT作為韓國KAIST的改革藍本。他認為,如果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韓國人引人為豪的KAIST的教育科研環境只能說是慘不忍睹--- KAIST學生總人數為MIT的70%,但教授人數和預算分別只有後者40%和20%。

  於是,他一上任,就制訂了“將KAIST辦成世界頂級大學”的目標,提出“學習的學生、研究的教授”這一口號,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強化學生英語水平。除了韓國歷史和韓國語外,所有課程實行全英語授課。

  其次,不拘一格選錄人才。以前KAIST都是從全國重點理科高中招收高考高分學生。徐南杓決定,從2010年起,要求招生人員從全國注意選拔雖非重點高中畢業、但確有專長個性的人才入校。

  第三,學費等級繳納制。KAIST是國立大學,由國家財政全額撥款,學生在校四年可以享受全額獎學金,不用交學費。對此徐南杓認為,“無償教育”並不可取,會導致學生怠慢學業。他規定,如果學生的平均學分達不到3.0分(滿分為4.3)或者未能按時完成學業、在校期間超過9學期,必須繳納部分學費。

  如此一來,每年有大約10%~20%的學生達不到目標學分,被迫繳納學費。在最壞的情況下,成績不達標的學生每學期最多要支付7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5萬元)的高額學費。

  第四,嚴進嚴出。韓國大學與中國情況非常類似:即“嚴進寬出”,學生為考入名牌大學競爭異常激烈,但只要進去了,極少有畢不了業的。

  徐南杓任校長後,規定KAIST學生考試不及格再經補考後仍有三門課未過關的,就要令其退學。

  第五,加強教授任期審查,旨在打破教授鐵飯碗和終身制。在韓國大學,只要當上了教授,基本上就是終身的。KAIST此舉一下子破除了“教授=退休保障”的社會共識。在2007年9月的任期審查中,35名教授申請者有15名被淘汰。

巨大壓力導致“愛迪生型人才”隕落

  應該承認,徐南杓改革推行以來,確實為KAIST帶來了新氣象和數據上的明顯進步。KAIST在英國《泰晤士報》和大學評價機構QS2009年10月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工學和信息技術領域(IT)世界第21名,這是韓國大學在國際排名的最好成績。在2010年英國《泰晤士報》發表的全球前100所理工大學中,KAIST列第37位。KAIST的專利申請件數也達733件,在韓國大學中位列最多。

  但與此同時,改革措施帶來的副作用也是巨大的。

  8年前,筆者曾在韓國某大學講學一年,知道韓國大學生的英語讀寫水平並不低,但聽說能力比較差。即使在頂尖大學,全英語授課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很難辦到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