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日本震後三大危機談人類發展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3-19 08:41:02  


 
日本悲劇的教訓

  中國和印度都是嚴重缺乏石油能源,正在大力發展核能的國家。印度計劃到2032年把核發電量增加到6萬3000兆瓦,國內已經強大的反對聲浪更趁日本核危機而變本加厲。針對群眾關注,中國媒體特別發表核專家趙成昆的談話,他保證中國決策者都有“好的文化腦袋,核安全文化腦袋”,並且在發展核能時“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現代科技發達,距離縮短,日本率先創造二戰後遠離資源、原料、市場的天然條件差的國家打破自給自足制約而繁榮昌盛的奇跡。先是亞洲“四小龍”效法外向型發展成功,繼而中國跟進,飛躍崛起。可是日本饑不擇食地尋找能源、過分工業化似乎走上了不歸路,現在連轉彎的方向都沒有了。

  曾經在1905年慶祝日本戰勝俄國的泰戈爾對日本最為敬佩,訪問日本多次,有許多日本好友,但他堅信日本的偉大不在於“她模仿了西方”,並且語重心長地告誡別用旁人的皮膚來蓋自身的骨架。他說:“如果東方想複制西方,那就必然會製造贋品。”“日本從西方輸入了食品,但是輸入不了它的特性。日本絕不可能自行消失而把自己融入她從西方引進的科學機制而變成一具借來的機器。”

  日本的悲劇對中國、對人類未來發展帶來兩大教訓:一、發展與建設要尊重自然規律,過猶不及;二、要“天人合一”,人類進步必須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間保持和諧與平衡,更要消除“人定勝天”的錯誤思維。

  有人形容這次日本遭遇的是金、木、水、火、土同時發難,這是一個嚴重的信號。將近三千年前,中華文明就發現“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與“五行相剋”(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運用這“相生”與“相剋”的規律不斷開發技術、創造物質文明為人類造福,但也沒有深刻認識到五種元素缺一不可,以致破壞了五者之間的平衡。

  中國“大興土木”,實際上“大壞土木”。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經強調保持“適於十億以上人口生養栖息的環境”,他說:“由於無知和短視,我們這塊可愛的大地已被破壞了近兩千年!”他指是中國對森林的濫砍濫伐。是中國“木”剋不了“土”因而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擴大、河流枯幹。

  “人定勝天”的思維出自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天人合一”(印度叫“梵我如一/brahmatmaikyam”)精神背道而馳。毛澤東1956年《水調歌頭.游泳》詩中要建三峽大壩:“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這些話曾經廣為傳頌,激起全國雄心壯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