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唐山大地震》僅是一部商業成功電影

http://www.CRNTT.com   2010-07-25 09:42:12  


 
新聞鏈接:《唐山大地震》該不該植入廣告

     2010年07月23日08:21  千龍新聞網 

  7月12日,《唐山大地震》在唐山舉行首映式,在談及植入廣告時,馮小剛表示,中國電影產業鏈本來就薄弱,植入廣告算得上是除了票房收入外唯一的一環,這個必須有。馮小剛認為,問題不在於有沒有植入廣告,問題在於,導演將廣告與劇情結合得好不好。他認為《唐山大地震》中無論是白酒,還是保險公司的廣告植入都挺自然的。(騰訊網7月14日)

  如果僅僅只是一部商業片,植入廣告顯然不可能成為爭議的焦點,在現代社會,商業無孔不入,多年前,我們還在討論奧運會、世界杯該不該商業化,而今,這一切已經不是問題。電影也是如此,電影公司已經成為一種“夢工廠”、“明星制造車間”,電影也可以算是一種另類商品,植入廣告有何不可呢?只要植入得恰如其分,沒人會為此而糾結。

  然而,一些特殊題材的電影,該不該以商業電影的慣例而論?比如《唐山大地震》,不管這到底是不是一部商業電影,我以為,還是應該考慮到部分百姓的感受。在苦難的重現和體驗之中,加入一些植入廣告,只會讓筆者感到多少有些不莊重甚至是褻瀆。正如顛覆性、無厘頭的電影現在大行其道,觀衆一般而言也不會對此反感,但如果對“唐山大地震”這樣的題材也惡搞一把,可以嗎?我想,這樣的惡搞只會傷害我們的感情。《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廣告,雖然不是惡搞,但這和小學生的課本中也加入廣告一般,還是讓人感覺怪怪的。

  筆者目前還沒看過《唐山大地震》,不知道植入得到底如何。如果劇情讓觀衆忘記去關注植入廣告,根本感覺不到植入廣告的存在。那麼,馮小剛是成功的,但即便植入得很成功,我依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繼續出現。什麼樣的電影不該有植入廣告,什麼樣的電影可以有,還是有個規範為好。

  如果有一天,報紙的電子版在所有涉及到商品名稱的地方,都加入一個超鏈接,比如在紀念唐山大地震的文章中,點擊唐山這個詞,跳出這樣的廣告:唐山三日游,最低只需1999元,請迅速點擊下單。不知道讀者會不會覺得這很滑稽,很不合時宜。

  并不是說唐山這個詞語不能觸及商業,而是什麼樣的語境采取什麼樣的商業模式的問題,有些忌諱還是不能少的。如果馮小剛拍的不是《唐山大地震》,而是《印象·唐山》,介紹唐山的風景名勝和新成就,那麼,我對植入廣告毫無意見。對於唐山大地震這樣題材的電影,在電影後面對一些廣告公司作鳴謝,我以為會比植入廣告更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