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亞軍為何寧死不辭

http://www.CRNTT.com   2010-07-04 08:23:34  


 
  我困惑的是,假定劉亞軍真是因工作壓力太大而覺得難以承受,他除了自殺至少有另外三種選擇。劉亞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反映,“他長期存在失眠現象,總覺得休息不好。到廣州工作以來,自感壓力大,在家中有時獨自哭泣。在整理其辦公室遺留的資料時發現,他收集了不少治療失眠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資料,對一些症狀的描述還專門作了標記。”可見他是關心自身健康的,那麼他完全有條件請病假去做較長時間療養,身體好了還有複出機會嘛。第二,可以請求調動工作,到權不那麼重而事不那麼煩的崗位去,即使做“調研員”之類虛職按時下官場規則待遇也不會低,去ICAO(國際民航組織)更榮耀呀。第三,最差的就是辭職不幹,病退,至少不會傷害家人吧?為什麼不做上述三種自殺之外的選擇呢?

  我知道我這樣做理性分析很傻。第一,“千古艱難惟一死”,人家選擇這一條道路必有他的苦衷,自有他不得不然的理由;子非魚,焉知魚之憂,恰如一個窮人怎麼能理解大明星張國榮的自殺?第二,自殺者本來就是精神異常,思維走入了死胡同的人,豈可以常理論之?這麼多年的反腐經驗,讓人不能不對“官場”的事做最壞的猜測。一批省市的政協高官落馬,其罪案卻是在地方任長官時犯下的,“狼外婆”離開所坐的木桶後,才露出了大尾巴;像王華元這樣的貪官,不排除組織上讓他挪位時,其實是為了方便立案後的調查。因此,官員不願離開官位,讓人覺得他可能有離不開的隱憂。至於官員自殺,時下通常的說法是,既然東窗事發,在劫難逃,便選擇了“犧牲我一個,幸福全家人(或同夥人)”。(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南都網)

  俗話說“人死如燈滅”,無論如何劉亞軍之死都是個悲劇;做人要厚道,我們應當對他及其家屬心存悲憫。由這個“形而下”的案例,我不免想到“形而中”的兩個問題。一個是“刑不上大夫”的正解。“刑不上大夫”本是古禮,對高官貴族的道德模範作用有更高的要求,即一旦犯罪當懲就應該“自裁”,免遭刑戮而“有傷體統”;輕則在被彈劾時請辭,理由是可見自己德行不足以令人信服,重則在罪名確定後自盡而免得君王下旨鬧得國人皆知,不僅自己丟人現眼,也傷害了君上識人之明和待下之仁。而“刑上於大夫”,並不盡是我們想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極可能是朱明王朝實行絕對君權的寶座之下“人人皆是奴才”,宰輔大臣照樣當朝脫衣露屁股打板子!我們感嘆如今的官員自動引咎辭職的少,認罪自裁的少,與古代官員的這種自律和羞恥之心不複存在完全無關嗎?要是在中古,陳水扁這位前台灣地區領導人早該自裁免辱了吧?(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南都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