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明博造就詭異的遠東局勢

http://www.CRNTT.com   2010-07-04 08:10:28  


李明博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這裡我們不在深究到底誰擊沉了‘天安艦’。我們有必要探究一下到底誰從‘天安’號事件中,獲取了巨大的利益呢?”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文章“李明博造就詭異的遠東局勢”,內容如下: 
 
  朝鮮半島一直是東北亞最為敏感地緣交結點。而朝韓南北關係則一直是東北亞局勢的樞機所在。二戰結束後,歷屆韓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中,都將處理好與朝鮮的關係列為重中之重,其次是與周邊四強美、中、日、俄的關係。 

  金大中和盧武鉉兩屆左翼政府對朝鮮實行包容的“陽光政策”,緊張的南北關係大為改善。與周邊四強,盧武鉉政府曾提出過要做“東北亞均衡者”主張,宣稱 “將脫離冷戰產物——韓美日南方三角同盟,在美日和中俄之間發揮均衡者的作用。” 

  在當過企業CEO的右翼保守派代表李明博入主青瓦台之後,沿襲了近10年的“陽光政策”將被打上“實用主義”印記的“無核、開放、3000構想”所代替。右翼保守派認為,前兩屆左翼政府對朝鮮的“陽光政策”是失敗的,南北經濟合作實質上是韓國單方面對朝鮮的經濟支援,換來的是朝鮮方面的核試驗。朝鮮的人權問題並沒有任何改善,北方扣留的韓國國軍俘虜遲遲沒有下落等等。李明博競選綱領中就提出,必須將經濟合作與朝鮮棄核聯繫起來,喊出“朝鮮棄核——開放——人均GDP三千美元”口號:即朝鮮先棄核,韓國通過經濟援助,支持朝鮮走中國式的改革開放道路,使朝鮮達到人均3000美元的目標。 

  韓國的右翼保守派政府,對朝鮮政策將漸趨強硬,其幕僚班子——總統職務交接委員會提出了政府部門重組計劃,最引人注目的是撤銷了統一部,將其大部分功能轉移到了外交通商部。對朝鮮開始實行“胡蘿蔔加大棒”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