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學城:教育的“爛尾樓”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09:51:15  


 
  10年20億:首座大學城舉債擴建後的“欠費”數 
 
  10年過去了,大學城在經歷一撥“火速上馬”後,又經歷了一輪“瘋狂擴建” ,幾乎各地的大學城都在擴張;同期,中國高等教育淨毛學率從1999年的僅5%、並經過此後每年近30%的速度遞增後,達至2009年的24%左右。然而,大學城的經營狀況卻似乎並未與高校入學率的猛增同步,在《南方周末》記者對當年的“領頭羊”東方大學城的探訪中可見,大學城的經營狀況讓人擔憂:經過10年“舉債擴建”後,項目竟積累下逾20億元的巨額債務。 
 
  這個一期占地面積只有2300畝的大學城,從以開始就被推上一條不斷擴建的路。如此龐大的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高達14億元,卻在大部分資金未到位的情況就已開建,開工1年後債務危機就已顯現,銀行不願再給項目貸款。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還在規劃中的第三期項目也最終被腰斬。 2005年股權變更之前,大學城開發有限公司的負債總額已達到了 24.16億。

大學城“生存之道”:擴招、擴建,再擴招、再擴建 
 
  上馬項目:以配合擴招為名,實則變相招商引資 
 
  廊坊東方大學城負債累累的現實,也許是個典型,但很可能不是唯一的例子。事實上,廊坊大學城的“發展之路”,或多或少揭示了各種大學城項目的“生存之道”。最初,“大學城”概念浮出水面,離不開21世紀前夕中國教育改革的“擴招潮”背景。 
 
  1999年初,為了響應國務院的“科教興國”戰略,中國創造了被官方稱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奇跡”的記錄,全國在校生規模從1998年的643萬人,一下子增加到2001年的1214萬人,4年間幾乎翻了一番 。人多了,自然需要更多的地方,由擴招引發的擴建,已勢不可擋。但急於招商引資的地方政府顯然想得更多。 
 
  按中國“大學城第一人”、時任北京一中學校長的劉志毅的說法,建大學城是個一本萬利的事:平地建起一座“城中城”,學校擴招的生源保證其“入住率”和使用率,對該區域的投資、消費的帶動作用顯然易見,大學城培養人才,還可直接送往周邊企業,緩解地方就業壓力。建大學城的想法,因而也受到國土部門、政府官員甚至開發商的歡迎,辦學,已不純粹是教育部門關心的問題。正是這種複雜的利益訴求,為大學城日後的“定位錯位”埋下伏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