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816”巨洞裡藏著多少核秘密?

http://www.CRNTT.com   2010-05-20 14:03:53  


 
  從石柱縣推銷回來,韓明又調了職,最後任廠保衛處處長、武裝部部長。真正子承父業。
 
  進入21世紀的第一年,建峰完成了它至關重要,但令諸多員工在感情上極難接受的一次轉變——屬地化,由央企、軍工企業改歸重慶市管轄。這種看似“屈身下嫁”的轉變,背後有著巨大的現實考量。
 
  從自己父輩在戈壁灘的時代起,一直是製造原子彈的國家精英。要歸化地方,情感難以接受。包括胡林丹在內的許多中層幹部表示堅決反對。最終,這些中國一流高校畢業的工程師冷靜理性的思維方式占了上風。他們確認了一個事實:繼續做有名無實的中央企業無甚好處。
 
  另一方面,核工業集團也正想甩包袱,將主業限定為一本萬利的核電站。彼時全國核系統號稱有30萬人,實際上大多皆在建峰這類已經轉型轉得跟原子能毫無關係且前景未蔔的企業,隨時可能成為負擔。
 
  像一個把女兒交到新郎手里的母親,核工業集團陪送出一筆無形的“嫁妝”。它允許建峰繼續無償使用“中國核工業集團建峰化工總廠”這個名字。此舉被認為是建峰打開國際市場過程中的顯著優勢之一。這個名字一直用到2009年。
 
“純粹是自己給自己保密”
 
  在建峰歸屬重慶的2001年,韓明見到了一位將軍。
 
  這位將軍是重慶警備區副司令陳知健少將,開國大將陳賡之子,來參觀“816”巨洞,由韓明陪同。隨從軍人欲給陳知健拍照留念,建峰的工作人員忙上去阻攔:“首長,對不起,這裡不能照相”,陳知健很大度地抬了一下手:不要照了,遵守規定。
 
  同一年,建峰“洞體開發領導小組”向核工業集團打了一份《解密申請》。
 
  時任小組成員的胡林丹回憶,《申請》陳述從前的光輝歷史,國家巨額投資的洞體荒廢,很可惜;這種反應堆的堆型早已過時,無甚保密的價值……請求開放,發展旅遊。
 
  對這份解密申請,核工業集團不敢擅自做主,又向上匯報。2002年,國防科工委正式下文:同意洞體解密,但技術資料不能解密。
 
  “我說,這東西純粹是自己給自己保密。”重慶教育學院旅遊系退休教授朱順知說。他是中國核學會會員,也是一個被核系統“甩包袱”改變命運的人。
 
  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的朱順知在大西北找了23年的鈾礦,曾參與過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在建峰被宣布停產的1984年,核工業部為開發核電站投入60%的全年投資,探礦隊面臨裁撤。他遂想法調回重慶教育學院,改了行。“人家美國人比你早搞出來幾十年,根本沒有保密的必要。”
 
  在涪陵經濟發展漸入“瓶頸”的當今——涪陵區力推的中國第一榨菜企業上市被拒,想要打造旅遊業又無甚資源的形勢下,涪陵市旅遊局一直想將“816”巨洞打造為涪陵的重點旅遊資源,苦於不得其門而入。“816”巨洞解密的消息傳到了涪陵市旅遊局的耳朵里。它向建峰推薦了暨南大學旅遊開發研究中心主任、曾參與“明斯克”航母旅遊運作的董觀志教授,制定了一份計劃投資2億-3億元的開發計劃。
 
  如此投資顯然非建峰或涪陵政府力所能及。建峰不得不開始與《重慶晨報》等當地媒體聯繫,請其刊登“816”洞體招商的消息。此前,它幾乎從未與《中國化工報》之外的媒體聯繫過。
 
  2004年,韓明的兒子韓兆宇大學畢業,成了第三代“816”人。廠裡人多用當年的一句標語形容這家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我早就知道那個洞是搞原子彈反應堆的。”韓兆宇說,畢竟是三代單傳的孫子,爺爺最疼他,偶爾還是會從嘴里漏出些關於那個洞的只言片語。
 
  他第一次去洞裡參觀是剛入職接受入廠教育的時候,除了參觀核反應堆遺址和烈士陵園還要軍訓。這家工廠仍然保持著多年前的一些精神遺產。
 
  被分到建峰集團農資公司萬州銷售部賣化肥的韓兆宇迅速學會了抽煙喝酒,作為工作需要。化肥市場競爭激烈,巨洞也成了建峰顯示實力與溝通客戶的工具。每有大客戶來考察或洽談,參觀洞體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招待程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