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千億投資 怎麼治不好三河三湖

http://www.CRNTT.com   2009-11-12 13:34:24  


武漢市對中心城區的24個劣Ⅴ類湖泊實施清淤改造工程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訊/《東方早報》今天刊登《中國環境報》編輯步雪琳的評論文章“近千億投資怎麼治不好三河三湖”,作者表示“治理污染的道理和治病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早點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比最後花費大量金錢、時間進行治理,效果要好得多。”文章內容如下:

  歷經6年,投入910億元,中國“三河三湖”整體水質依然較差。(《人民日報》11月11日)消息一出,網上又是罵聲一片。類似的憤怒已經爆發過一次。2004年,一則《600億元投資打“水漂”十年治淮水質回“原點”》的報道就曾引起過強烈反響,如今,對環保投入與治理效果不同步的責問從一條淮河擴大到了一直作為治污重點而被世人關注的“三河三湖”,即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近千億元巨額投資為何治不好“三河三湖”的污染?

  說到水污染的罪魁禍首,大家第一個反應當然是各類工廠的排污口,現在把這些排污口全部堵住。然而水體也會被污染。因為人類生活排放的污水中各種洗滌劑、尿液等都含有大量造成水體污染的成分。那麼,我們就把生活污水的管道也都堵住。然而水體還是會被污染。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畜禽養殖場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而畜禽糞便又是水體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我們把所有畜禽養殖場的排污口全都堵上總該可以了吧?但是對不起,水體照樣會被污染。因為耕地中大量的化肥隨著灌溉,進入溝渠,再進入河道、湖泊,一樣會造成水體污染,而這又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堵住的。

  而且,污染物難免隨著河流滾滾而下,匯入湖泊,造成湖泊的污染往往更嚴重,更難治理。再加上污染物會在河流、湖泊的底泥中沉積,即使把一條河的水全部換成純淨水,河道底泥中不斷釋放的污染物還是會讓這條河持續污染很長時間。

  這麼一大套迷魂陣說明,水污染治理是一個艱難、複雜的系統工程。但須明白,污染在水裡,污染的根子卻在岸上。這個岸上的範圍可太大了。比如淮河,就流經河南、安徽、山東、江蘇4個省,太湖則被江蘇、浙江兩個省的4個市所包圍。

  在這樣廣闊的範圍內,上游治理了,下游不治理,清水流下來就變成了污水;下游治理了,上游不治理,下游的清水也變污了;這個省治理了,那個省不治理,最後算算總賬,河流、湖泊還是污染的。所以現在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呼籲一定要打破地域分割,實行全流域治理。一些地區實行了“河長制”,給每條河都確定了治理責任人、定下了治理硬指標之後,河流水質馬上得到改善。

  在污染治理的大筆投資中,有一部分專門用於建設污水處理廠。看著污水處理廠的廠房、沉澱池都真真切切地擺在眼前,難免不在心中升起一些希望——花了這筆錢,水污染總該治理好了吧?但人們卻往往忽視了一點,很多污水處理廠都是國家出錢建設,但管網卻需要地方配套資金來建。而比起建設污水處理廠來,建設管網的花費往往是其幾倍之多。管網不配套,污水處理廠就沒有污水可處理,那麼國家審計署發布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調查結果顯示的,“三河三湖”流域有206座污水處理廠實際污水處理能力達不到設計要求,也就不難理解了。

  說到這,好像希望都覆滅了,水污染到底還能治理好嗎?治理好的例子當然也有,英國的泰晤士河投入20億英鎊、花了20多年時間治理好,日本的琵琶湖投入180億美元、花了30年時間治理好,當然,這還得是管理科學,方法得當。說到根上,治理污染的道理和治病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早點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比最後花費大量金錢、時間進行治理,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