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重慶“地票”帶來了什麽?

http://www.CRNTT.com   2009-01-15 08:47:40  


2008年12月4日,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成立幷舉行首場交易會,3號買家成爲第一宗土地交易的買主。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訊/此間《瞭望東方周刊》1月13日載文《重慶“地票”帶來了什麽》,文章指出,“地票”是目前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的主要交易類型,它來源于農村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用地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這些用地經過複墾幷經土地管理部門嚴格驗收後,産生的指標形成“地票”幷在農村土地交易所公開交易。而在土地流轉被廣爲熱議的當下,“地票”這一新鮮的形式究竟會帶來什麽?實行土地整理的鄉村,能否收穫更多的土地價值?拍得“地票”的企業,又如何讓“地票”最終落實爲建設用地?這些問題,牽涉著重慶土地交易所的未來。全文如下:

  一個月前,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成立的首場交易會上,現場屏幕挂出了首單地票——標號:08001,面積:300畝,起拍價:1280萬元。 

  現場12家競標單位爭相舉牌,經過多輪角逐,最終被重慶玉豪龍實業有限公司以2560萬元拍下。其後,重慶城市建設投資公司以6420萬元拿下了另一宗800畝土地的“地票”。

  重慶建設用地指標交易由此走出第一步。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地票”是目前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的主要交易類型。它來源于農村宅基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益事業用地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這些用地經過複墾幷經土地管理部門嚴格驗收後,産生的指標形成“地票”幷在農村土地交易所公開交易。

  此次交易的兩張地票,主要來自于江津區廣興鎮等鄉鎮集體建設用地複墾項目、城口縣東安鄉等鄉鎮集體建設用地複墾項目、銅梁縣侶俸鎮石河村文曲磚廠廢弃地複墾項目等。

  在土地流轉被廣爲熱議的當下,“地票”這一新鮮的形式究竟會帶來什麽?實行土地整理的鄉村,能否收穫更多的土地價值?拍得“地票”的企業,又如何讓“地票”最終落實爲建設用地?這些問題,牽涉著重慶土地交易所的未來。

  “先造地後用地”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董建國介紹說,在具體操作上,“地票”借鑒了國土資源部正在推行的一種“城鄉建設用地增减挂鈎”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