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專訪:陳勇詳解香港疫情之困及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00:11:25  


 

  中評社記者:香港已進入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危急的時刻,我們看到,第五波疫情已處於完全失控的邊緣,您認為導致此波疫情最終淪陷的主要問題到底在何處?

  陳勇:新冠疫情本是“天災”,但香港防疫工作陷入混亂,特區政府應該真正擔當好主體角色,同時還得依靠中央支援。香港屬於東西方交界處,兩種意識型態交織著,導致香港社會出現了一種向病毒共存乃至投降、偏向英美理念的趨勢,特區政府的政策亦是搖擺不定,使得控制住第五波疫情的良機屢次錯過。我認為,第一,縱觀世界,我們選擇實行“動態清零”政策,市民生命至上,絕不與病毒共存,事實證明了抗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我們國家。根據全世界的新冠感染數量平均值,我們國家比他們低了幾百倍。

  第二,從東西方防疫思維的差異來看,東方國家都是接近中國的抗疫理念,只不過他們能力不夠,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其實他們如果能夠控制,亦希望維持“動態清零”。這種防疫理念的差異,是東西方智慧和制度不同造成的,西方是“躺平式、被動式”抗疫思維,我們是“動態清零、主動式”思維。

  第三,回顧中華民族千年史,從大禹治水開始,中華民族就能勇敢地去和自然災害戰鬥,致力挽救更多百姓生命,但反觀西方,是選擇造船躲避,躲避不了就請求上蒼保佑。這種從古至今延續的思維差異,造成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全世界都在抗擊疫情,但西方覺得其成本太高,就選擇“與病毒共存”,但我們有數千年的“生命至上”傳統,充分體現出民族自信和制度優勢,對抗擊疫情必須堅持到底。

  香港作為資本主義社會,一直是“小政府、大市場”,但抗疫時期的思維就應該改正,要對社會有更強的主控力。兩年前疫情爆發之初,防疫工作本來做得不錯,但是有的人強調所謂純粹的個人自由,不顧大局,並傳播這些歪理,很多市民被洗腦,逐漸接近西方思維,同時亦影響了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的官員,他們思維中更傾向於“躺平”,不想給自己添麻煩。香港十幾萬公務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以“打工仔”的心態做防疫抗疫工作。他們認為自己本身不干這個活,就不應該去做。結果就造成了前幾次都差點通關,結果每到最後就功虧一簣,無法守住最後一道大門,故有現在的第五波疫情之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