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智庫:未來幾十年的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9-04-06 00:07:21  


 
  特朗普在面臨內部困局的情況下,還能堅持要高的價碼,不能不承認是談判高手,所以絕對不能低估其談判能力,當然也不必對此過於高估,因為這也與中國不為已甚、沒有窮追猛打有關。中國這一方知道適時收兵,窮寇莫追,這正是中國文明一貫的戰略思維以及談判智慧所在。

  中美貿易談判協議最終的達成,應該是在兩國最高領導人會面的場合上,這並非形式,而是具有實質性的。因為兩國最高領導人,才分別是兩國談判方案的最終決定者,更是談判戰略的真正制定者,這是超越或軟、或硬立場的具體的技術談判人員所在。除了之前去年12月1日的習特會,接下來有可能看到4月的習特會,也很大可能推遲到6月。確實中美貿易戰的緩和與解決,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意志力與決斷力起了重大的作用,兩人都是不同形式的談判高手,最終也以顯示雙方個人友誼的形式,為各自國家爭取到相對理想的結果。

  對雙方都相對理想的結果也才是合理的談判。談判的結果評估不外乎上、中、下,上、下都是有一方大賺,另一方必大虧,“中”才是合理的談判。但合理的談判對於各自國家國民而言恰恰不像雙贏,而是雙方的每一方都覺得吃虧。就是說,合理的談判一定是雙方的國民都不滿,而要各自的政府對自己的國民做種種解釋工作。從這點上來看,這次談判的結果將正是如此,完全不同於之前美國與歐洲、日本的談判。這是真正的世紀談判,從文明史的意義來說,兩國及其領導人的談判,背後是兩大文明的世紀談判。以後的幾十年才能回過頭來真正理解其深刻意義,但今天就要做事後的複盤工作。

  3月底中美貿易談判協議的達成,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在購買美國農產品、天然氣等商品方面的數字看起來是驚人的,但這是長期的貿易,是為了平衡美國方面的貿易逆差,這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第一大塊。在第二大塊,關於市場准入的範圍、深度以及時間表上,中國會向美國做出大的讓步,但在第三塊,美國要求中國做所謂結構性改革方面,尤其是涉及體制、產業政策等涉及底線方面,中國堅持底線絕不讓步。而美國在一次次談判中終於測試到中國的底線的不可動搖性後,也不得不讓步。最終的結果是美國在利益上得到中國的讓步,但美國在關於中國的政策、體制等方面也不得不極不情願地作讓步,最終還是回到最初的平衡貿易逆差上。而中國在面對美國發起的前所未有的貿易戰中扛住了,爭取到了5到10年的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對於目前在貿易中處於順差,而在國力上處於相對弱勢的中國,這樣的結果則不能不說“不是勝利的勝利”,當然美國也沒有失敗。

  就第二點孟晚舟事件而言,全世界都知道這是美、加兩國實施的公然綁架。加拿大作為美國的小弟、走狗,完全是要聽大哥的使喚。筆者研判孟晚舟將會在5月被釋放回國內,並不是因為美國與加拿大會忽然良心發現而大發善心,而是因為孟晚舟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全盤解決中美貿易戰的一部分。5月正處在4月、6月中美達成協議的兩個節點上。孟晚舟事件雖然不一定在明面上談,不一定如特朗普在2月23日表態的,他將在未來數周決定同美國司法部長、律師團一起商量是否免除對於孟晚舟的刑事指控。美國出面免除對孟晚舟的刑事指控,當然直接就解決了問題,但更大的可能是美國會私下暗示小弟放人,而加拿大也心領神會,作出因為有美國政治干預或者因為不屬於雙重犯罪而釋放孟晚舟的判決,時間會是在5月。這是事情之本來,孟晚舟事件本就是美國的政治干預,是公然綁架,這樣的判決也就是按事情之本來來處理,公道自在人心。這樣也是在形式上表示加拿大是按照法律來,美國也是一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