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港獨魔咒與戴耀廷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18-07-09 00:20:06  


 
   港獨演變至今,儘管有人大釋法的迎頭痛擊,但港獨言行仍然存在,佔中檢控並不順利,香港法院的立場常常呈現出兩面平衡的機巧,而缺乏一種維護基本法整體秩序的責任倫理。本土港獨在精神定位上拒絕大陸祖國的召喚,反向面對海洋進行政治逃逸,其本質亦反映了大英帝國對香港的“海洋政體”建構根深蒂固,而中央所根植的“陸地政體”在基本政治精神與法理上無法穿透這一殖民建構,無法短期內取得香港社會尤其是精神西化之精英群體的政治認同。“一國兩制”承受的不僅僅是經濟差異和法律差異,也是政治文化的結構性差異。港獨在2017年新特首施政以來呈現某種頹勢,但香港法治未能有力構築“反港獨”規範體系,香港的校園港獨和戴耀廷式的跨境港獨就是顯著例證。港獨從民主運動激進化轉變而言,日益沾染上了民粹化及反民主的傾向,不認同“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秩序,否定體制內民主化路線,很可能成為香港民主的緊箍咒和墓誌銘,拖累香港民主進程及國家在新時代對香港的積極期待,根本上損害香港居民的整體利益及國家發展利益。 

  三、港獨危害的深化:從一般言論到顛覆行動

  “戴耀廷難題”正是在上述的港獨“大眾化”氛圍下產生的。這反映出戴耀廷是一個在政治上具有投機性格的政客,而不是純粹的學者。佔中運動中的戴耀廷,不能完全等同於本土港獨中的戴耀廷,但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政治運動中都試圖充當思想領袖,這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黃之鋒的激進與力量是有限的,因為他沒有思想,更多是某種激進思想的“衝刺符號”,是本土港獨必要的廣場象徵物;但戴耀廷有理論,有政治抱負,有隨機應變的政治話語策略,有長期尾隨指導香港民主運動的意願、習慣和能力。佔中之後,我本來以為戴耀廷會重回課堂鑽研學術,冷靜反思佔中運動,合理調整民主話語策略,負責任地承擔起後佔中政治治療與和解的學者責任,但其反道而行,奮身介入爭議極大、風險極大的本土港獨運動,不僅在選舉工程,更是在國際空間及港台民主互動中為港獨站台和發聲。港獨在戴耀廷的實際行為中,已完全超出了一般言論範疇,而成為具有煽動性及破壞性的政治行動。

  戴耀廷的港獨政治行動是有一定社會基礎和組織化回應的。儘管佔中之後香港的校園民主運動出現了分裂分化及退潮現象,但校園民主的港獨化趨勢十分顯著。香港高校學生會似乎存在一種“激進化競賽”,彼此相互競爭誰的立場更激進,誰的語言更偏激,誰的反法治、反國家的行動更有力,如果顯示出和解傾向或理解意圖,就會遭到圍攻與網絡暴力。這種偏於激進的校園民主現象學,在2017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海報牆事件”中暴露無遺。這次事件的亮點有三:其一,香港大學生認為“港獨”是可以公開、無節制討論的議題,是言論自由的絕對保護對象,而完全不顧及這一討論對法治與國家利益的背離及損害,甚至沒有任何關於這一言行違法性的認知;其二,香港大學生的論辯水準及說理意願和能力大大下降,佔中期間尚有細緻耐心的理論炮製,此刻則只有“我要港獨”式的赤裸直白的呼告,道德感召力與理性層次急劇下降;其三,香港高校的內地學生開始公開反擊,維護“一國兩制”與基本法權威,反對香港校園中的“多數人暴政”與“本土主義暴政”,對香港民心民意之積極影響很大。試想:一個在內地優秀卓越的學生來港讀書,成天面對著海報牆上的港獨噪音以及學生會對國家的蠻橫批判,如何確信香港已經回歸,又如何安心讀書報國?更進一步,這樣的“過度政治化”氛圍又將置香港高校的聲譽及前途於何地?而當這些本土主義激進學生啜飲戴耀廷式港獨理論乳汁時,我們又如何評判戴耀廷的言行性質與責任呢?又如何承擔起教育和救贖學生的責任呢?這些不是假設的問題,而是中央及特區政府在基本法秩序中非常現實和急迫的管治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