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大陸對台工作新形勢新挑戰新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1:51  


 
  在台灣內部,台灣社會也普遍認知到兩岸力量對比的翻轉,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推進祖國統一的決心也有清晰的感知,對於大陸的發展成績和對台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認同。大陸對台方略所產生的壓力已經顯著傳導到台灣內部,使得台灣社會對於兩岸前途問題的態度在信念與信心之間產生內在碰撞,呈現出“信念堅定,信心不足”的矛盾狀態。在兩岸最終會逐漸走向統一還是逐漸走向獨立的問題上,對於台灣民意而言,統一終局的必然性遠比統一美好前景的或然性更具有震撼力。在影響台灣民眾選擇的因素中,理性預期可能逐漸超過感性認同的分量。如2016年4月的民調顯示29.9%民眾認為大陸成為世界強國對台灣未來經濟和前途將有好的影響,47.9%認為有不好的影響③,可以解釋為大陸強大、兩岸實力懸殊的預期使得台灣民意認知到分離、拒統或單方面決定自身前途的可能性較小,這可能會引起台灣民意的負面評價,但卻可以讓台灣社會認知到不可迴避的事實和趨勢。而在當前,台灣內部出現了台灣民意的信念與信心相背離的情況,即雖然傾向於選擇與大陸統一的民眾是少數,但是認為台灣最終會與大陸統一的民眾卻不在少數,如杜克大學與政治大學2012-2015年民調資料中,認為兩岸會逐漸走向統一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48.3%、44%、37.4%、39.1%,基本高於認為會走向獨立的比例:35.3%、39.6%、40.3%、38%④。可以預期,隨著這種趨勢在未來的逐漸強化,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所遭遇的心理阻力和情感抗拒也會大大降低。

  就兩岸而言,大陸對於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和自信也在不斷增強。十九大報告肯定了十八大以來的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並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對台工作的成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妥善應對台灣局勢變化,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有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相應的,中國大陸對於祖國統一必然趨勢的信心也從未動搖,十九大再次確認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顯示了自信與定力並未受到島內亂象和民意壓力的影響。

  2.阻礙統一的力量趨於聯動

  阻礙祖國統一的內外兩種力量從一開始就是相關的。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外部力量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介入國共內戰,導致被繼承的舊政權繼續與勝利的新政權對抗,合法中央政府以常規手段終結內戰的進程被迫中止,兩岸也因一直處於內戰狀態而未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以美國為主的力量成為妨礙中國政府選擇以適當方式結束內戰進而實現祖國統一的重要外部影響因素;台灣當局則長期以來排斥以大陸主張的路徑和模式實現統一,頑固拒統;而民進黨等基於“台獨”取向則從根本上否定統一目標,這些構成了“拒統”的主體力量。隨著美日等國加大力度對“和平崛起”進程中的中國進行圍堵,島內民進黨全面執政並增強“去中”、“遠陸”力度,內外兩種力量聯動的趨勢更加明顯。

  近年來,美國對於中國的疑慮心態和圍堵意圖處於上升態勢,提升所謂“美台關係”的呼聲和操作一直不斷,而將台灣問題與圍堵中國更加緊密聯動起來的主張變得更有市場。特朗普上台以後,這種態勢有增無減。特朗普本人在經濟、政治、外交及軍事等領域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指責,反映了美國對華戰略疑慮已經處於高位,而特朗普剩餘任期內對華不友好、不信任心態持續的概率更大。其政府發佈的《國家安全報告》將中國稱之為“修正主義國家”並列為美國的直接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審議報告》渲染中國威脅,特朗普國情咨文稱中國是美國重要的對手,並認為中國是一個危險,因為“他們挑戰我們的國家利益、影響我們的經濟、抵觸我們的價值觀”⑤,時任國務卿蒂勒森在公開演講中稱中國為“新帝國主義列強”。在經濟領域,特朗普已經簽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徵收高額關稅,對中國挑起貿易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