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看不見的“戰壕”裡 問題官員盡數複出

http://www.CRNTT.com   2011-12-16 11:57:08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訊/隨著去年10月因“拆遷問責第一案”被宣布免職的江西省宜黃縣原縣委書記邱建國和宜黃縣原縣長蘇建國雙雙複出,問題官員複出問題再度引起社會廣泛爭議。有學者調查表示,近年來辭職和免職的諸多問題官員複出率高達100%,問題官員的辭職和免職也被戲稱為“帶薪休假”。

看不見的“戰壕”裡問題官員盡數複出

  2011年12月15日09:13 來源:紅網 作者:朱少華 

  目前關於官員問責複出的規則尚無法律規定,正當複出與不正當複出魚龍混雜,公衆難分青紅皂白,導致了問責制度出現信用危機。拆遷問責第一案,在一年之後,給了當時為輿論的勝利、正義的伸張以熱烈掌聲的民衆一記意外的耳光———兩“建國”複出了。去年10月被宣布免職的江西省宜黃縣縣委書記邱建國和宜黃縣原縣長蘇建國,被證實最近分別出任撫州金巢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和撫州市公路局局長。而據統計,現在被問責的官員大面積、幾乎100%的複出,傷了民心。(12月14日《法制日報》)

  問題官員複出開初還只是羞羞答答,對網友們的質疑勉強還能夠回應幾句。而從現在來看,免職後很快複出仿佛已經快形成“慣例”了,對於社會的大量質疑和呼聲一不解釋,二不辯解。等著輿論的“自生自滅”,完全是一副傲慢的態度。從幾乎100%這個數據上來看,問題官員複出已經成為很大的問題。其不僅嚴重影響黨政部門的公信力,甚至已經成為一些地方忽悠社會甚至欺騙公衆的一種手段。

  問題官員何以能很快付出?並且能成為一些地方的“慣例”?這不僅僅是現在尚缺乏對問題官員複出的法律規定,更主要的是官員問責的實質性問題。可以說有相當一些地方在問責官員的同時就為日後的複出埋下了伏筆。一些官員在發生問題時,從形式上看是官員自身的問題,而實際上官員不過起了一個“代表性的作用”,決策是集體拍板的,不僅是“班子”通過,更已經取得了上級政府的支持和默許。如江西宜黃的強拆事件。問題官員不過是在代表政府執行決策方面出了問題,態度堅決,作風粗暴,引發了惡性案件。而在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一時成為衆矢之的後,地方政府不處理便沒法向社會交代,上級政府部門的臉面更不好看。在這種情況下,地方上只有“揮淚斬馬謖”,讓當事官員“忍辱負重”,當上“替罪羊”了。

  正是因為當事官員被問責有一種“忍辱負重”的味道,因此,事後一有轉機就會順理成章地讓他們複出。就大部分被問責的官員而言,從“理論”上講是因為他們“工作失誤”,甚至是“錯誤”,而實際上在官場特定氛圍中,他們就是為了“顧全大局”,為了更多、甚至是更高級官員的“臉面”和利益。不是有過,而是有功。上級部門之所以要處理他們,更不是因為他們的失誤或錯誤,而是危機公關的一種手段,是一種形勢的需要。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把他們當成了“替罪羊”,奪了烏紗,免了職位。而當危機過後,自然想著“投桃報李”,於是才有了“問題官員”複出後的升遷提拔。這也就是“問題官員”被處理如同“帶薪休假”,而處理過後轉臉又複出的主要原因。

  “問題官員”複出沒有法律依據不過是一個空子,事實上,主要問題還是處在官員身後的“同一個戰壕”。都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官員為了“戰友”被罷官免職,風聲已過,“戰友們”自然懂得該如何補救,甚至如何報答。問題官員的不斷複出,不僅戲弄了嚴肅的問責制度,更褻瀆了民心民意。要懲治這種現象就要從問責制度入手。在問責官員時,就要問責得幹淨徹底,不能總讓某些官員“代表性問責”,甚至在問責上搞“一醜遮百醜”。要問責官員,更要把官員身後的“戰壕”攻破,這樣不僅能把問題處理得更幹淨,能以絕後患,更能鏟除官員複出賴以依靠的土壤,如此才能恢複官員問責制度應有的嚴肅性、公信力和震懾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