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0-06-11 09:08:32  


 
  幾十年來,歐洲總是在過度樂觀和“歐洲悲觀論”(就像現在的情況)之間搖擺不定。記者馬庫斯.沃克(Marcus Walker)最近寫道,歐洲“本應在《裡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的推動下成為世界舞台的重要角色。然而,在由美國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力量主宰的新地緣政治秩序中,歐洲看來已經開始成為輸家。”在沃克看來,2009年12月18日促成《哥本哈根共識》的會議傳達了意義重大的印象——會議由美國和中國主導,受邀參與的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領導人,根本沒有任何歐洲領導人。

  而最近的金融危機,則暴露了歐元區財政一體化不到位的問題,也引發了對歐元的角色及未來的擔憂。

歐洲仍然具備潛力

  歐洲的未來會怎樣?《經濟學家》雜志寫道:“現在,歐洲相對沒落的觀點隨處可見……你可能聽說過不無道理的關於歐洲未來分量的悲觀數據。1900年,歐洲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到2060年這可能減少到只是6%,而其中近三分之一還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歐洲確實面臨嚴重的人口問題,但人口與實力並沒有緊密的關系,歷史上對歐洲衰落的預言長期以來也沒有實現。分析師1980年代大談歐洲硬化症(Euro-sclerosis)和它將帶來的嚴重損害。但歐洲卻在接下來的年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增長和制度建設。

  歐盟對分享權力、制定協議、以形形色色的委員會來處理衝突的做法——過程也許會讓人灰心喪氣,也不激動人心,但在當今相互聯系和依賴的世界裡,這種做法對處理許多課題正變得日益重要。正如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執行主任馬克.倫納德(Mark Leonard)所說:“傳統智慧認為歐洲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歐洲缺乏遠見、各自為政、沉迷於法律框架、不願意規劃軍事實力、經濟也十分僵化,這些都與支配能力甚至超越當年的羅馬的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問題不在於歐洲,而在於我們對於實力的理解沒有與時俱進。”

  美國政治學家安德魯.莫勞夫奇克(Andrew Moravcsik)持有類似觀點,他認為歐洲國家——不管是各別還是作為一個整體——是除了美國以外唯一有能力“從‘硬’實力到‘軟’實力都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這個世界仍是雙極的,如果這個說法還具備一些意義的話,並且在看得見的未來都將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