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力資本優勢喪失論”貽誤經濟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0-06-10 08:10:49  


提高普通勞動者的待遇,真會導致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喪失嗎?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訊/據報道,6月1日,富士康宣布加薪三成後,6月6日,富士康再度宣布加薪。據稱,自10月1日起,富士康集團深圳地區各廠區,新進員工經三個月考核合格,標準薪資再上調66%,為每月2000元。而在上周,本田方面也同意給員工加薪。

  東方早報刊登經濟學博士馬光遠文章表示,站在企業員工的角度,加薪無可厚非。但有些專家對此憂心忡忡地表示,本田和富士康的大幅加薪,必將逐步影響其他企業,這樣將使中國人力成本優勢喪失,導致產業向越南、印度等地轉移。

  文章稱,上述專家的擔心不無道理。而且這種論調每每在法律天平向勞工傾斜時,更是喧囂一片:《勞動合同法》實施的時候,我們就聽到過這種論調。的確,提高勞動者報酬,肯定會影響企業的利潤空間,而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製造”在全球大行其道的一個根本原因,的確是勞動力成本低廉。近年來,各界都在呼籲中國經濟轉型,要求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改變中國在利潤最低端的冷酷現實。但比較優勢和產業轉移的路徑依賴告訴我們,中國要想在短期內改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恐怕不太現實,諸如富士康之類的“代工”企業,在中國依然具有存在的必要。但問題的關鍵是,一個“中國製造”的大蛋糕,被國外分走了大部分,國內生產者只分享了小部分,在剩下的小部分比如10%裡,勞工只分得其中的1%究竟合理與否?國外的大部分與國內的小部分,屬於國際分工問題,而10%與1%,則屬於真正的分配問題。

  事實上,社科院發布的2010年《經濟藍皮書》和5月21日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叢亞平、李長久提供的三組數據的歷史變化,可以一目了然地揭示政府、企業與民眾在分配關係上的真相: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