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富士康是“替罪羊”?

http://www.CRNTT.com   2010-05-18 08:32:38  


“鴻飛千裡,富士則康”是富士康常用來形容自己企業願景的一句話。富士康的員工每天就是坐著圖中的這種穿梭巴士上下班,往來於固定的車間和宿舍。(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效率是訂單的保證,交貨期讓工時“無限變長” 
 
  在“自殺門”被曝光後,不少的聲音都把矛頭對准了富士康對員工的“壓榨”,富士康被指為了趕工而不顧及員工的健康、“1個工人頂兩個用”,但這幾乎是競爭激烈的代工業的“生存法則”。“全球代工大王”的富士康,當初正是憑借其“人海戰術”——24小時輪班、多品種多批次批量生產、快速轉換(產品生命周期比較短)打敗了眾多與之競爭的日美企業。 
 
  在代工行業,誰能從接單到交貨一氣呵成、讓客戶搶得先機,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訂單。不僅如此,國際客戶對代工企業的交貨期與交貨質量也有極為苛刻的規定,比如在合同中規定,“遲交一只集成電路、賠償一台電腦”等苛刻條款,讓代工企業的工人不得不為了“趕單”而長時間進行生產。
 
富士康管理制度:理念並沒有“原罪” 
  
  典型“台式管理”:員工基數龐大、“不嚴管不好” 
 
  不少對富士康進行了調查的媒體,都把“等級森嚴”、“軍事化”等詞語與其管理模式聯繫起來。但事實上,“車間管理標準化”、“注重效率,崇尚奉獻”幾乎就是台資企業管理的代名詞。富士康“准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幾乎是合情合理:首先是員工人數眾多(僅在“跳樓門”發生的富士康深圳廠區內就有42萬人),其次是員工的流動性,為管理增加了壓力。
 
  “三星研究院”戰略組研究員、曾參與撰寫《富士康的成長與管理模式》報告的張沈偉就指出,“對像富士康這麼大的企業來說,管理幾十萬人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事。採取層級制的、軍事化的制度可能是必須的。” 一方面,這種管理模式在富士康員工構成在不斷變化的今天遇到了挑戰,另一方面,富士康的成功經驗又不斷地證明,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帶來更高的效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