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捐助》依然未改對弱勢群體的不尊重

http://www.CRNTT.com   2010-02-15 10:57:09  


   
  也許對於早已登頂春晚小品王位的趙本山來說,這樣的批評微不足道,可以不屑一顧。因為他早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捐助》“笑果不足”。不過,作為趙本山老師的“粉絲”,這樣的批評我是仔細拜讀了的。我不但覺得網絡上的批評句句在理,而且,這樣的批評還是對趙本山和《捐助》的“手下留情”。在我看來,植入廣告、小沈陽“缺彩”和亮點不多都只是《捐助》作為一個有幾分庸俗的小品的“表面現象”。《捐助》真正的問題是——趙本山用一個看似倡導做好人好事的“捐助”為觀眾其實上了一道有“毒”的菜——被銅臭浸染的扭曲的價值標尺和是非觀念。
  
  在《捐助》裡,趙本山原本打算捐3000元錢的,結果捐出了3萬元錢,這不但是他的全部,也把他親家王小利用來相媳婦的錢全部搭上了。對於這樣的重大失誤,趙本山在王小利面前不但毫無愧疚之意,反而以為自己在做好事而理直氣壯。趙本山雖有助人之心,但最後卻步入“面子”誤區,而且認為錢捐的數量越多越有面子,管你捐後死人倒屋還是去喝西北風——這哪是真正的捐助?這分明是在拿錢買面子。待到被捐助對象——寡婦孫立榮出場,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孫立榮見了捐助自己的對象不是下跪,就是喊爹,甚至要把自己的後半生相托。這哪是真正的受助?這分明是見錢眼開——在錢面前,什麼道德、什麼羞澀、什麼尊嚴都統統見鬼去了!
  
  我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真正的慈善,不是在“錢”,而是在“心”。一個億萬富豪,如果並無悲憫之心,哪怕砸出再多的錢,也只能算作秀;一個街頭乞丐,把手裡僅有的一元錢送給一個更落難的人,也是大大的慈善。而被捐助者,受助的更應該是“心”——是慈悲之心,是自強之心,是回報之心。否則,誰捐了點錢給自己就可以喊誰“爹”,這和交易和買賣有什麼區別?從這個意義上,《捐助》不僅是對真正捐助精神的曲解和誤讀,而且在倡導一種“金錢至上”的庸俗價值觀。按照這樣的價值觀,《捐助》的名字還不如直接改為《錢助》來得明白和直接得多。
  
  當然,趙本山也可以這樣說——我演的是小品,反諷才是我的目的。“反諷”當然是可以的,但問題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洗禮,經過法制意識、合作意識和市場意識洗禮的中國農民,早已不是《捐助》裡那種花錢買面子而不顧他人死活的主了——趙本山用一個現代的捐款外衣,包裹著一個脫離現實,也許是30年前的農民形象甚至已經並不存在的農民形象,這樣的小品,能讓廣大觀眾“共鳴”和鼓掌嗎?
  
  2009年,我曾在國內首次提出“心靈富豪”這個概念,並準備在2010年4月推出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人的物質財富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而心靈財富不進反退。基本道德意識的淡薄和健康價值標準的缺失成為當下中國最大的“內憂”。作為國內最頂尖的小品藝術家,趙本山在春晚這個舞台上,除了為觀眾提供歡笑之外,本應該從“心”出發擔當更多。但遺憾地是,趙本山不但沒有這麼做,反利用自己獨特的影響力把春晚娛樂成一個赤裸裸的銅臭平台——這樣的《捐助》,注定是缺鈣的《捐助》;這樣的趙本山,注定難逃被觀眾用腳投票和遲早拋棄的命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