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視野 】 【打 印
諾獎保密制度與院士名單洩密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09-12-14 11:23:40  


12月4日,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訊/媒體報道,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公布35名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但早前在網上就已出現一份院士增選結果的不完全名單,名單中24人全部入選最終名單;某博客上發布的另一份詳盡新當選院士名單則與最終名單完全吻合。《東方早報》今天刊登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的評論文章“諾獎保密制度與院士名單洩密事件”,作者表示,“我國的學術界不存在學術共同體,而成為利益共同體,院士與教授們的學術操守、學術獨立性難以得到公眾信任,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公眾擔憂匿名評審制度、保密制度可能帶來更多的暗箱操作,而洩密正是暗箱操作的注腳。這是比洩密事件更令人憂慮的地方。”文章內容如下:

  針對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結果名單提前20天被洩密事件,有媒體評論指出,院士評審不涉及個人隱私,一切都應該置於陽光之下反覆地晾曬才是。並擔心強化評審保密制度,會不會讓增選過程更加絕密化和神秘化。有的網友甚至要求院士評審全程透明。

  按照選舉的常識來說,確實應該如此,可是,這種透明要求是針對利益共同體而言,即選舉代表一種利益,以及實行利益博弈,人們要看到自己選舉的利益代表,是不是代表自己的利益投票,投票的結果公正不公正。可是,中科院和工程院,從本質上說,應該不是利益共同體,而是學術共同體,學術共同體對學術價值、學術貢獻的評價,不是按照利益規則,而是學術規則,執行學術規則的是每個院士個體,他投誰的票,不是權衡利弊,而是依據自己的獨立價值判斷。

  獨立執行學術評價規則是很難的,很多時候會受到利益的糾纏,包括自己所在單位的壓力、進行研究時所需要得到的資源、周圍的人情事故等等。這才有國外大學普遍實行的終身教授制度,學術界普遍實行的匿名評審制度與評審保密制度,以保證學者能不受外界環境干擾,進行獨立的學術研究與學術評價。如果按照透明的邏輯,人們很難理解,為什麼學術期刊要實行匿名評審;也難以理解,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為何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保密期甚至達到50年。

  如果做簡單的類比,眼下的院士評審名單洩密事件,就相當於論文作者第一時間知道論文匿名評審者給的評審結果,或者有人提前準確預測所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名單。以此為線索,大家很難不質疑,是不是論文作者通過關係找到評審人?有候選者進行評獎公關與交易?

  在利益的包圍下,可以設想,如果一切都拿到陽光下曬,院士發表評審意見,同步公布每一輪評審結果,學術共同體基本上瓦解,而成為純粹的利益共同體,公關、拉票將成為公開的秘密,學術的獨立性不再存在。最後的評審結果,就不是按照學術評價規則看學術貢獻,而是各方利益的博弈結果。

  其實,中科院專門制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保密守則》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院士行為規範》等文件,嚴禁院士向候選人、親友、同事以及與增選工作無關人員談論和洩露評審、選舉過程中對候選人的討論、評價、表決等情況,正是基於對學術共同體價值的認識。這種保密,與院士評審中堅持公開、透明的管理並不違背,院士在評審過程中可公開發表意見,意見被記錄,投票結果當場公開,但整個過程並不向公眾公開。就如匿名評審制度,當事人可知道評審的結果,但不知道究竟是誰給你這樣的評價。

  當然,發生公眾要求院士評審也全透明的錯位,與院士評審本身的變質有關。我國的學術界不存在學術共同體,而成為利益共同體,院士與教授們的學術操守、學術獨立性難以得到公眾信任,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公眾擔憂匿名評審制度、保密制度可能帶來更多的暗箱操作,而洩密正是暗箱操作的注腳。這是比洩密事件更令人憂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