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
統一乃大勢 障礙在何處? | |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0:17:06 |
湯紹成: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共識 在前面幾位發言之後,實在不容易找到特殊的題材。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有點接近蔡瑋兄的想法,分為外部環境與內部因素。外部環境主要就是美國、日本、歐洲,內部因素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總共六個項目。 外部環境因素,當然是以美國為主。我舉幾個例子,說明美國在兩岸間的表現與以往有很大的差別:第一,在2008年“總統”選舉前,美國派了兩艘航空母艦到台灣海峽來,意義在哪里?第二,前美國在台協會的主席夏馨,來台灣以後就不見了,原本要有大動作,結果沒有。 航空母艦的意義,代表了美中雙方可能在台灣問題上的共識,就是要讓這次選舉平穩度過,不容許再有2004年兩顆子彈的事情發生。大選完之後,航空母艦沒有馬上走,而是等到520就職之後才走,可知他們希望整個過程都要平穩順利。從這里可以推測,美中雙方有高度共識,只是中共不方便出面,由美方出來代打。 而夏馨來台之前,民進黨就宣佈將有爆炸性的訊息,但她一來之後就不見了。有人說是包道格來了,當然這也是因素之一,而我得到的訊息是,中美兩方高層達到的共識是她絕對不能講話,所以AIT給她強烈警告,禁止她在熒幕前面發言。 從這個問題,我認為中美之間可能已經達到相當高的共識,一是平穩過度;二是藍軍贏得江山。這種互通訊息、互利合作的作法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雙方各取所需。 外有幾個例子,一是伊朗想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大陸擋住了,這對美國來說是重要訊息;二是北韓問題,中國協助處理,美國也鬆了一口氣。 意思是說,台灣問題上,要擴及美、中兩方在國際戰略的佈局。到目前為止,雙方是互利協助。美國學者也認為,美中關係相當不錯,雖然有些問題,但都已納入正常軌道協商。 中國人對國家的感受與德國不同 內部因素大家談了很多,我想分兩點:第一點,前陣子馬英九提到了“兩岸的特殊關係”。特殊關係的概念是從德國來的。大家會以為是國與國,和兩岸情況不一樣,但里頭還是有可以參考的地方:那時東、西德的定義是“非外國”,各有一套憲法,所以很難界定雙方關係,想了半天,決定用負面表列,既非本國又非外國,就變成一個“特殊地區”(special area),兩國的關係即為特殊國與國關係。 1990年東西德統一了。過程當中,我們還可參考屋頂理論,意指“一個民族、兩個國家”,但這個理論不適合我們用。在德國,一個民族沒問題,但國家不行,因為國家對德國來說是負面因素。在德國歷史上,一統一就發生戰爭,國家統一帶給人民的是災難,這跟中國不一樣。中國統一帶給我們的是尊嚴和福祉。 對於德國來說,一個民族分開成兩個國家反而好,大家沒有疑慮了,周邊國家也安心了。但中國的情況剛好相反,中國人對於國家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國家觀念對我們是正面的:基於以前歷史觀感,國家統一才不會被欺負。所以,“一國”是絕對沒問題。在此情況下,兩岸要用其他的名稱予以概括。 台灣最好恢復“國統會”運作 但名稱可以改一下 前陣子馬英九提到了兩岸是地區對地區的關係,這是對內;對外,即在國際上,是另外一回事。這叫內外有別。兩岸間用“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在國際空間上,兩岸還差得很遠,完全沒有達成任何共識。現在巴拉圭想跟北京建交,可是北京把問題拖下來,但拖也不是辦法。 因此,兩岸要加強交流,加強協商。現在北京想幫忙可能還不知道怎麼幫,而台灣方面的實際專家、操作者還去不了。因應這種情況,台灣內部最好恢復“國統會”,但是名稱要改一下,換湯不換藥,比如說改成“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這樣馬英九做主任委員,有了第二個頭銜,對於兩邊高層次的交流更有幫助。 許歷農:當初李登輝籌組“國統會”時,黃昆輝跟我說,名稱本來要改成“國家統一促進會”,可惜李先生不同意。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