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中俄關係對歐盟地緣政治格局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06-26 00:09:00  


 
  軍事安全與能源安全凸顯,2024年是大限。拜登和馮德萊恩都關注對烏軍事援助問題,烏克蘭的彈藥和其他軍事裝備的存量正在減少,歐盟正試圖制定一套加強武器和彈藥生產的方案,但對資金來源以及其他細節仍存疑。美歐都在關注下一步如何防止武器部件和芯片流入俄羅斯。在能源安全方面,馮德萊恩認同拜登幫助歐盟解決歐洲能源危機。儘管一些歐洲官員抱怨美國能源生產商因此獲得暴利,但美已承諾向歐洲國家提供更多液化天然氣。歐盟決策者也開始考慮,如果拜登在2024年的總統選舉中未能連任,歐美關係何去何從。馮德萊恩的任期也將在明年結束,雖然拜登政府比較認同馮德萊恩的決策路線以及她處理烏克蘭問題的方式,但目前尚不清楚她是否會尋求或成功獲得下一個任期。

  (三)透視歐盟《淨零工業法案》與《關鍵原材料法案》

  美歐都在努力降低對華依賴。3月16日歐盟委員會提交了兩份法案,即《淨零工業法案》(NZIA)與《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分別旨在構建歐洲綠色產業以及確保其所需原材料的供應安全。原材料支撐著歐盟經濟,為其大部分產品生產提供物質基礎,而綠色轉型更加凸顯了對於原材料的需求。例如,電池生產預計可提升全球對鋰的需求至2030年達到目前的五倍至八倍。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就是聚焦於關鍵原材料的供應鏈安全問題。所謂的“關鍵”是指具有供應鏈高風險性和較高經濟價值的30種原材料。歐盟對於其中的14種原材料完全依賴進口,而德國對於其中的20種原材料完全依賴進口,包括完全依賴從中國進口。降低對華依賴以及對中資企業的依賴,是美歐共同的立場,然而對於深陷能源危機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歐洲來說,這一需求更為迫切。

  四、結語

  2024年歐洲議會面臨選舉,而這一年美國要舉行總統大選,中國台灣地區也要進行“總統大選”。此次峰會以及隨後的歐盟決策者,必然在美歐協調、價值觀“友好”國家和地區關係上邁進一步。歐盟右翼政客、尤其是即將卸任的馮德萊恩大概率會在遏制中國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如同佩洛西竄訪台灣一樣,為自己留下一筆政治遺產。在馮德萊恩主導下,其任期即將屆滿的今年,恐還將緊鑼密鼓地出台一系列降低對華依賴、制約中資企業供應鏈的法案。中俄領導人實現會晤,對於和平解決俄烏衝突、穩定地緣政治格局,意義重大。對於推動國際安全局勢與國際規則的維護,也具有重要貢獻。然而歐盟此後還將在降低對華依賴和美歐協調形成陣營對抗的路上越走越遠,地緣政治博弈仍將長期持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