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美利堅例外主義與中美結構性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23-02-27 00:06:50  


 
  註釋:

  〔1〕1929年斯大林對到訪莫斯科的信奉這一理論的美共領導人臘夫斯通(Jay Lovestone)的批判使“美利堅例外主義”這個概念廣為人知。從19世紀30年代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論美國的民主》到2013年布魯克斯(Stephen Brooks)的《奧巴馬時代的美利堅例外主義》,“美利堅例外主義”一直是美國政治社會學與外交思想史學界永不過時的話題,主流觀點承認其深遠影響並大加讚賞,與美國政界和宗教文化界乃至民眾的主流話語一致,任何質疑、否認或不宣揚它的政界人士必然遭受攻擊。

  〔2〕Seymour Martin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 Double-Edged Sword,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1996, p.18.

  〔3〕Werner Sombart, 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Plains, New York, 1976; first published in German in 1906.

  〔4〕Seymour Martin Lipset and Gary Marks, It Didn’t Happen Here: 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2000.

  〔5〕Seymour Martin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 Double-Edged Sword,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1996.

  〔6〕Max Lerner, America as a Civiliza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57, Vol.1, p.65.

  〔7〕[英]巴裡·布贊:《美國和諸大國:21世紀的世界政治》(劉永濤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1月版。

  〔8〕Stephen Brook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Obam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9〕新近有代表性的作品如Stephen Brook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Obam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0〕Peter Baldwin, The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How America and Europe Are Alik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1〕Walt Stephen,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12〕Godfrey Hodgson,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Donald E. Pease, The New American Excepionalis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4〕Stephen M. Walt,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Forengn Policy , November , 2011;[美]傑裡爾·羅賽蒂:《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學》(周啟朋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版,第382~383頁;[美]沃爾特·米德:《美國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響了世界》(曹化銀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頁。轉引自高程:《美國對外政策的驅動力:物質利益至上?》,《美國研究》,2012年第2期,第84~85頁。

  〔15〕Walter A. McDougall, The Promised Land, Crusader State: The American Encounter with the World Since 1776,Boston: New York: Mifflin Company, 1997, p.37.轉引自周琪主編:《意識形態與美國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153頁。

  〔16〕[美]羅·麥克納馬拉、詹·布萊特:《歷史的教訓: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建言書》,張立平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9頁。

  〔17〕轉引自[美]劉易斯·哈茨:《美國自由主義傳統》,張敏謙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頁。

  〔18〕[美]查爾斯·庫普乾:《美國時代的終結:美國外交政策與21世紀的地緣政治》,潘忠岐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頁。

  〔19〕[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顧淑馨、林添貴譯,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804頁。

  〔20〕 [美]詹姆斯·O·羅伯特:《美國神話 美國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頁。

  〔21〕Walter A. McDougall, The Promised Land, Crusader State: The American Encounter with the World Since 1776,p.10.

  〔22〕Deborah L. Mandsen,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p.20.

  〔23〕[美]威廉·富布賴特:《帝國的代價》,簡新芽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頁。

  〔24〕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09, p.131.

  〔25〕Richard Mathews, The Radical Politics of Thomas Jefferson, New York ,1965.pp.79~82.

  〔26〕[美]羅伯特·卡根:《危險的國家:美國從起源到20世紀初的國際地位》(下册),袁勝育等譯,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336頁。

  〔27〕Stephen Brook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Obam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125.

  〔28〕Pierre Hassner, The United States: The Empire of Force or the Force of Empire, 轉引自[英]巴裡·布贊:《美國和諸大國:21世紀的世界政治》,第161頁。

  〔29〕王立新:《意識形態與美國對外政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27頁。

  〔30〕張宇燕、高程:《美國行為的信仰根源》,《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7/8期。

  〔31〕劉國平:《美國民主制度輸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94頁。

  〔32〕Stephen Brook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Obam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7.

  〔33〕周琪:《“布什主義”與美國新保守主義》,《美國研究》,2007年第2期,第21頁。

  〔34〕Heman Melville, White Jacket,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4, pp.143. 

  〔35〕Schlesinger, Jr.,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 p.16.轉引自王立新:《意識形態與美國對外政策》,第82頁。

  〔36〕Siobban McEvoy-Levvy, American Exceptionn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Public Dipomacy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London:Palgrave,2001, p.28.轉引自周琪:《“布什主義”與美國新保守主義》,第22頁。

  〔37〕 [英]巴裡·布贊:《美國和諸大國:21世紀的世界政治》,第161頁。

  〔38〕Stephen Brook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n the Age of Obama, New York, Routledge, 2013.p128.

  〔39〕轉引自:騰訊網“法苑群英”,2022年4月15日17:32:21。

  〔40〕[美]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戰: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陳定定、付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前言第2頁。

  〔41〕Rush Doshi, 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42〕The White House: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Guidance”, https://www.white 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3/NSC-1v2.pdf.

  〔43〕[美]費正清:《美國與中國》(第四版),張理京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4頁。

  〔44〕[美]塞繆爾·亨廷頓:《美國國家特性面臨挑戰》,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頁。

  〔45〕鄭保國《美利堅霸權透析》,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322頁。

  〔46〕環球網,2019年5月6日6:34。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