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智庫:美式民主陷伊拉克入亂局

http://www.CRNTT.com   2023-02-06 00:02:30  


 
  三、維持民主VS威權回潮?

  民主的好壞,不是美國政府和西方國家的新亭對泣、自說自唱,伊拉克民眾最有發言權。自2003年美伊戰爭以來,伊拉克共進行了5次投票,2021年國民議會選舉投票率衹有41%,創歷史最低水平。其中首都巴格達的投票率僅有31%到34%,為全國最低。投票率屢創新低,象徵著伊拉克人對美式民主缺乏信心,對伊拉克政府失去信任。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選舉衹會鞏固既得利益者,是政治腐敗的一部分,對伊拉克現狀感到失望。

  一方面,美式民主沒有改善伊拉克普通民眾的生活,民主的績效和功能削弱。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21年伊拉克總失業人數占勞動力總數的14.2%,年通貨膨脹率達6%;2019年竟然有38%的人營養不良,經濟發展落後、失業率居高不下、政治腐敗猖獗、社會向上流動機會減少、公共服務匱乏、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消費者信心低落、民生凋敝、治安敗壞,社會資源分配被教派、族群和政黨等既得利益集團綁架,越來越多的伊拉克人開始懷念薩達姆的威權統治,這與一些國際研究和民意調查相吻合。例如:普林斯頓大學阿拉伯晴雨表項目與中東、北非的大學和民意調查組織合作,在2021年年底到2022年春季之間進行的調查發現:自2018年到2019年調查以來,阿拉伯地區民眾對民主的看法已經發生重大轉變,越來越多的民眾意識到民主不是一種完美的政府形式,它不會解決一切問題。在俄烏戰爭和全球性糧荒背景之下,“人們需要的是面包,人們對他們擁有的系統感到沮喪。”超過一半的民眾要麼同意,要麼強烈同意他們更關心公共政策的有效性,而非政府類型。同樣,BBC於2022年在中東九國進行的一個阿拉伯語調查也發現:大多數阿拉伯民眾認為在民主制度下,經濟效率難以提高。

  另一方面,美式民主為各個教派、團體和族群提供了政治行動框架和政治機會結構,為它們出自眼前利益、群體利益或局部利益的行為披上了合法性外衣,放大了它們之間的分歧與矛盾,無法形成一個跨越教派、族群和宗教邊界的統一公民身份,更遑論塑造一個代表全體伊拉克人利益的政治共同體。結果,各個政治勢力缺乏相互信任,常常有競爭,而無合作,任何關於權力分配與權力關係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都形成不了共識,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民主的代表性,削弱了民主品質,損耗了政府公信力,使伊拉克民主因有效性與合法性的雙重缺失而處於危險之中。

  美國在伊拉克這塊民主試驗田,試圖製造另一個西德、日本和韓國,把伊拉克打造成一個經濟繁榮、政治文明、社會公正與文化多元的現代國家,卻結出了一枚政治腐敗、經濟凋敝、社會失序與道德滑坡的民主苦果;不僅宣告了美國政府“大中東民主計劃”的破產,而且昭示著“阿拉伯之春”的挫敗,不能不說是對美式民主的一種反諷。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對伊拉克的民主輸出和民主化改造,注定是南柯一夢,伊拉克究竟是威權回潮,還是勉強維持目前的表面民主,就讓時間來證明,世人衹能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