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二十大報告涉台理論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00:04:00  


 
  五、主權、內政與國家統一的鬥爭

  英國BBC評價十九大是“站在世界地圖前的大會”,那麼二十大完全可以被視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會”。台灣問題與國家統一是中國共產黨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事關對憲法上神聖義務的履行,也事關執政合法性與人民支持度。但我們又必須具有成熟的戰略思維和系統的鬥爭策略,才能在最佳和最可控的成本風險條件下完成這一歷史任務。

  二十大報告第十三部分涉台論述的結尾一段提出了台灣問題的主權內政屬性及為了統一展開的鬥爭。統一的阻力是顯著的:其一,國際層面,主要是美國的霸權干預,美國利用兩岸矛盾和冷戰機會,實質上對台灣完成了“準殖民地”的控制並以長臂管轄、盟友體系、地緣政治對抗等多種方式阻撓中國的國家統一進程;其二,兩岸層面,民進黨“台獨”勢力執政後全力推進“去中國化”,修改、制定具有“綠色專政”性質的“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全面迎合美國對華遏制戰略及對“台灣牌”的極限利用,在“台獨”方向上進行全面的制度條件與社會輿論的儲備、動員、炮製和濫用,並以多種打壓方式抑制島內愛國統一力量的正當權利與活動空間。

  針對上述阻力及和平統一面臨的嚴重威脅,二十大報告在法理邏輯和行動策略上給出了回答,也給台灣統一未來和民族復興前景以清晰的展示:

  其一,台灣地位確定論,即“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是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與中國憲法共同確立的法權事實,任何扭曲和挑釁都是與國際法及中國人民的整體憲法意志為敵。

  其二,台灣問題的解決是內政問題,“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這裡的最終決斷主體必須是完整的中國人民及其憲法上合格的代表者,不可能是外部干預勢力,也不可能是任何形式的、不具有中國人民意志完整性與合法代表性的非法公投。

  其三,非和平方式也是選項,是針對“台獨”勢力和外部干預勢力而採取的必要、斷然的措施。在國家統一問題上不能存在簡單和平主義的主觀幻想,要預料到並準備好一切形式的鬥爭和方案。而統一高於和平,對國家統一與整體人民利益負責是最高的政治道德,這一點在美國歷史上的林肯主義中有再清晰不過的證明。非和平方式是包括“武統”在內的一系列威懾性與懲治性的鬥爭組合,根本目標是實現兩岸完全統一及建立統一後安全、有序的治理秩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