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中評智庫:冷戰後美國生物安全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22-11-09 00:03:34  


 
  其二,繼續反對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機制。

  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進一步加劇了生物武器的恐慌。因此,必須加強《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機制,同時加強對生物武器的控制。建立一個嚴格的核查機制已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協商一致的意見,而締約國的承諾由於缺乏對公約執行情況的有效監測而多年來一直是一紙空文。但是,美國在2021年5月舉行的《公約》核查機制投票中,投下唯一的反對票,使得該機制最終以182:1而流產。美國的阻撓讓全世界78億人置於生物武器危險之下,也讓其霸權心理和雙標面目徹底暴露在世人面前。

  其三,掩蓋美國在烏克蘭的生物軍事活動。

  2021年11月,美國政府向《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締約國提交的工作文件中表示,在美國所謂的減少生物威脅的項目之下,美國在海外成立所謂的“合作項目”共計336個,其中有26個位於烏克蘭。這些生物實驗室正在進行代號為“候鳥”的病毒傳播項目,並與位於德特裡克堡的美國軍事基地合作生產生物武器。美國國防部於2022年3月11日發布的所謂“事實文件”也提到了與烏克蘭的46個“合作設施”。2022年3月6日,俄羅斯國防部在烏克蘭領土上發現了美國資助的軍事生物項目。這些生物實驗室儲存了大量危險病毒。有證據表明,位於俄羅斯邊境附近的幾個由美國資助的烏克蘭生物實驗室一直在研究和開發生物和化學武器。〔14〕美國國防部完全控制了這些實驗室,烏克蘭境內的所有危險病毒都必須儲存在那裡。進入實驗室調查病毒研究的痕跡,美國為烏克蘭境內的生物實驗室提供了2億多美元的資金。五角大樓直接資助研究。美國國防部“在美國專家的直接監督下”直接負責烏克蘭生物實驗室的所有高風險研究,同時烏克蘭國防部還參與了美國在其領土上的部分軍事生物研究項目。

  二、冷戰後美國政府生物安全戰略演變的主要動因  

  冷戰後美國政府生物安全戰略開始發生巨大轉變,美國政府從推動加強《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機制搖身轉變成極力反對設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機制,從倡導生物安全的全球多邊合作轉變為從大國戰略競爭出發企圖將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責任強加於中國,從大力推動生物防禦以應對生物恐怖襲擊危險轉變為在全球建有336個與軍事生物有關的實驗室,是有深刻的戰略與國內動因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