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青年國家認同的挑戰及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22-11-08 00:10:08  


 
  一是建立健全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信息發布機制。通過協調整合政府各部門、各類涉台組織,建立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信息發布平台,比如可以建立專門網站、APP,為台灣青年提供大陸惠台政策、實習就業崗位、就業創業政策等信息資源。同時,涉台工作部門應加強對在大陸就業、創業情況的信息采集,及時瞭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利益訴求以及遇到的困難,以優化針對台灣青年在大陸就業創業的政策。二是鼓勵大陸企業招收台灣青年就業。可組織有意招收台灣青年的大陸企業舉辦台灣青年專場招聘會,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兩岸線下交流受限的情況下,可舉辦線上招聘會,以方便台灣青年求職。有條件的地方可出台優惠政策,對招收台灣青年的企業給予補助或者抵扣稅優惠。三是加大對台灣青年創業的支持力度。結合大陸各地經濟與產業發展狀況,加快各地青年創業基地建設,完善其青年創業載體功能。同時,應做好各地青創基地的風險管控,以防止不具備條件的地方盲目建設青創基地以及各個青創基地之間進行失序競爭。還應建立對於青創基地的科學系統的評估機制,出台青創基地運營狀況評估指導性文件,制定具體評估管理辦法和標準操作流程,對各青創基地定期開展運營狀況評估,以推動其高質量發展。此外,可採用獎勵、補助、稅收優惠、技術支持等方式,扶持台灣青年培育的具有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四是改善大陸就業創業環境。要提升台灣青年赴大陸就業創業意願,改善大陸就業創業環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就業方面,可為台灣青年提供先期的實習崗位,在住宿和生活安排上為他們提供便利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大陸生活。在創業方面,開展創業技能培訓和孵化工程項目,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創業提供智力支持。

  (二)落實同等待遇政策,充實台灣青年的公民身份

  台灣民眾作為中國公民,他們在大陸理應享有和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但在國家尚未完全統一的情況下,由於諸多條件的限制,長期以來台灣居民在大陸並不能享有與大陸居民平等的公民權利。差別待遇使得台灣同胞產生感情上的疏離。〔20〕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為台灣居民提供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逐漸成為大陸對台政策的重要內容。隨著“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政策”、“惠台31條”、“惠台26條”等措施的出台,同等待遇政策不斷完善。落實惠台政策,令台灣青年享有同大陸青年同等的待遇是增強他們中國認同的有效手段。〔21〕換句話說,在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對台灣青年作為中國公民的“政治-法律”公民身份進行有效填充,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自己是國家政治-法律共同體的一員,是推動台灣青年人心回歸的重要途徑。

  為此,首先可按照權利增量原則,保障台灣居民在憲法層面享有同等的基本權利。比如,可以盡可能擴大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適用範圍,讓港澳台居住證享有和大陸居民身份證同等的效力與功能,促使台灣青年未來能夠更好地在大陸扎根,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然,賦予台灣居民與大陸居民同等待遇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待遇。落實台灣居民同等待遇,應與大陸總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公共服務治理能力相適應,各地方政府也應結合自身實際來制定執行差異化的同等待遇措施。〔22〕其次,要加強政策宣傳力度,提升這些同等待遇政策的知曉度。在高校也應大力宣傳這些惠及台灣同胞的政策,讓更多的高校台灣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大陸就業創業。可將傳統的宣傳方式與新媒體結合起來,通過文字、圖片或者小視頻的方式來宣傳惠及台灣同胞的同等待遇政策。最後,要構建有效的政策執行部門聯合行動機制,制定在大陸台灣居民同等待遇政策落實的責任清單,理清縱向和橫向政策執行權力結構,進一步明確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的執行責任主體,形成事事有人管的責任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