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中評論壇:香港青年如何看經濟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00:22:19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中評社 李仕奇攝)
 
  方舟:香港教育資源錯位的問題

  我就講講香港年輕人教育體系的問題,香港過去高等教育規模很小,80年代初只有2間大學,只有2%的適齡人口可以在本土上大學。90年代擴展到8間大學,也就是當時15%左右的適齡人口,大概14500個名額,屬於可以獲得政府資助的公費生。

  回歸以後,擴展高等教育,但是政府又沒有辦法從財政渠道拿出更多的錢,於是搞自費的副學士課程,相當於內地的“大專生”。當時的說法是要將適齡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擴展到60%,我把這個叫做高等教育的通貨膨脹,全球都有這個問題,香港比較突出一些。擴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讀不上政府資助學士學位的人,只能選擇去讀副學士,家境比較貧窮的就申請政府貸款。加之,副學士是要求學校自負盈虧的,那麼學校就會辦一些成本最低的學科,就是社科類的學科。

  這造成了以“博雅教育”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和實用類的職業教育錯位。因為考慮到成本,學校的副學士課程通常會選擇“博雅教育”類型的社科類專業,而不是成本較高的職業教育學科,導致副學士畢業後高不成低不就,人數又眾多。雇主會選擇本科畢業生,而不是入學考試時成績相對較差的副學士畢業生。這部份人就變成怨氣很大的群體,這個政策實行了十幾年,很大一部分年輕人都成為支持反對派的新生力量。因為他們房子買不起,又只能打散工。09年高鐵事件立法會遭圍攻,一步一跪的年輕人絕大部份都是副學士畢業的。

  吳欣誼:歸根究底是價值觀的問題,如果不是大家都想成為大學生的話,就不需要去做副學士,其實香港非常需要高級技工,卻搞成了副學士,搞錯了。

  方舟:我覺得現在解決辦法也不對,說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歸咎於沒有學士學位,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就想辦法把副學士提升為學士。搞一個自資學士,讓你多花錢再讀一兩年書,其實效果和副學士差不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