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中國經濟邁入風險管控成本遞增時代 | |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10:28:32 |
因此,在愈來愈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本就內外經濟失衡的中國,假如以樓市為代表的資產泡沫最終破滅,假如經濟戰略轉型遲遲不能落到實處,不能有效約束地方政府的舉債衝動,假如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非合作性博弈格局遲遲不能破除,則顯性與隱性風險不斷放大的地方債務問題最終有可能成為引爆系統性經濟風險的導火索。無法對外輻射經濟成本的中國,有可能在經濟遭受重創之後錯過重振的時間窗口。 中國面臨的外部擠壓一點也不輕鬆。目前,美國正在加速邊緣化WTO,並按照鍛造國家競爭力的戰略目標構築多邊貿易體系: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TTIP)和多邊服務業協議(PSA),力圖打造由美國主導、歐洲和日本共享紅利的新一代全球貿易與服務業規則,一旦上述三大協議成型,極有可能成為美式貿易與投資新規則的重要載體,甚至重新敲定國際經濟與金融規則,就會從戰略上圍堵中國龐大的製造業體系,並以先邊緣化“金磚國家”的路徑逼迫新興經濟體二次“入世”。尤其是TPP的相關設計可謂直接針對中國軟肋。再加上美國一直可以對競爭對手高舉高打的金融力量工具(高盛、標準普爾等)的使用,完全有可能在刺破中國經濟泡沫之後洗劫中國多年來積累的財富。 中國目前的兩部類經濟,即製造/出口型經濟和聚焦高科技/消費者的新經濟在整體棋局中的地位存在顯著的不對稱。長期來看,後者佔中國經濟的成分至少應達60%,才會引致經濟成功轉型。如果現有的經濟政策目標導向依然立足維穩,將會放大系統性經濟風險。 文章指出,面對風險管控成本不斷升高的現狀,中國必須按有效經濟增長的基準對經濟結構展開換血式改革,盡快提高貨幣政策投放的主動性與精准度,控制地方債風險敞口的持續擴大,並設法提升金融市場主體的免疫力,以免中國經濟跌入低質低效高風險的不確定周期。 所謂按有效經濟增長的基準對經濟結構展開換血式改革,就是經濟政策的調整應以提高投資效率抑或資本回報率為導向,著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和聚焦高科技/消費者的相關產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取決於以知識、信息、研究開發或創新所引致的規模收益遞增、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增長等核心內生變量。技術進步的內生化,要求我們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促進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提高勞動生產率。短期來看,應以新的政績考核體系為基準,約束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尤其是借債衝動,嚴控債務風險度上升。對金融系統來說,既要通過推進資產證券化、債務重組等渠道激活存量貨幣信貸,更要通過深層次改革,切實打破國有企業對重要產業的壟斷,降低民營資本參與競爭的准入門檻,營造良性競爭環境,以期提高經濟體系運行效率。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