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收入不均與拉動內需 | |
http://www.CRNTT.com 2012-11-22 08:58:25 |
第一,政府對市場提供工資指導意見將造成勞動力市場價格的扭曲,直接影響市場效率。 第二,提高最低工資可能對低收入群體是不利的。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可以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權益,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到何種程度需要慎重。如果盲目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可能會損害而不是保護低收入群體的利益。根據相關研究,最低工資每增加10%,企業人均勞動工資將顯著上漲0.38%,但企業雇傭人數將整體下降0.59%;對人均資本最低20%的企業,最低工資每增加10%,其人均勞動工資將上漲1.29%,但企業將減少2%的勞動力雇傭。並且,最低工資上升會對企業出口產生影響。最低工資每上漲10%,企業出口額將顯著下降1.95%。 第三,利益群體的阻礙。在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群體,在當下中國,他們無疑擁有很大話語權。指望既得利益者削弱自身的利益,很難。即便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得到通過,恐怕實施起來也是阻力重重。 二次分配是關鍵 文章認為,合理的政策選擇應是,政府成倍增加社保與教育方面的投入。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對降低中國收入分配差距有著重要作用。 從美國和OECD國家的經驗來看,轉移支付對降低收入分配不均有很明顯的影響。例如,OECD國家通過進行轉移支付,對整體的收入不均降低25%,美國實施轉移支付前的家庭基尼系數為0.49,而進行轉移支付後的基尼系數降低到0.38,效果也十分顯著。美國最低收入的25%家庭在初次分配中的年均收入僅為7600美元,難以維繫一個家庭的基本支出,但在轉移支付後,其家庭年均收入達到30500美元,可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同時,在擴大內需方面,政府的轉移支付也立竿見影。我的研究就顯示,政府在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上每增加1塊錢的財政投入,將帶動3塊錢的居民消費,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資是卓有成效的。 中國的現實情況是,國家財政在社保上的投入偏低。根據2011年的數據看,中央財政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為573.8億元,而同期中央財政決算支出總額為1.65萬億元,醫療和社保方面的支出僅占3.5%。同時,人社部胡曉義副部長表示,十年來中央財政在社會保險上的投入累計為1萬億元,而同期中央財政支出約30萬億元,計算可知中國近十年來的社會保險支出比例也在3%左右。相比之下,美國2011年的財政總支出為3.6萬億美元,其中醫療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24.7%、13%。 所以,在中國社會保障體系還未成熟,政府擁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目前社會養老保險程度較低,同時失業保險參保率也很低,約為30%,保障程度僅為平均工資的17%。政府若能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為沒有養老保險的家庭提供養老保險,為沒有失業保險的家庭提供失業保險,那麼將帶來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 其次,中國現在的醫療保險覆蓋面雖然很廣,但保障程度差別很大。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低,繳費意願低,能夠享受到的社會保障少。2011年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僅為26.42%,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為50.2%。若政府能集中將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標準提高到城市的水準,那麼將為經濟注入強有力的內需。 總之,筆者認為,經濟轉型和收入分配密切相關。要順利完成經濟轉型,政府需在轉移支付上增加倍數級投入,以此來減小收入不均,從而成功實現中國經濟向消費經濟轉型的目標。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