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去產能化和製造業升級是中國的兩道坎

http://www.CRNTT.com   2012-11-05 09:05:11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訊/中國官方公布的10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0.2%,9月為49.8%,創四個月新高,三個月來首次重回50榮枯線上方。PMI的5個分類指數普遍提升,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創半年新高;原材料庫存指數減小,顯示 “去庫存化”過程可能趨於結束。但另一方面,新出口訂單跌幅雖然有所收窄,但49.3的水平仍連續5個月處於50分界線之下,顯示未來新增外部需求並不十分樂觀。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認為,透過短期數據拉長觀察的視角,中國製造業復甦恐怕還會比較艱難,持續復甦的基礎依然十分脆弱。從外部大環境看,全球供需失衡的深層次矛盾還未有效解決,全球經濟的潛在總產出和潛在需求構成長期負面影響,“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雙重矛盾將常態化。

  本質而言,“去杠杆化”是每一輪危機後的必由之路。與美歐等國“去杠杆化”、“去債務化”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去產能化”過程。

  產能過剩和製造業升級是所有製造業大國都邁不過去的一個 “坎兒”。更為重要的是,重工業化的產業背景將延長中國製造產能過剩的存續時間。國際上,產能利用率是考察產能過剩的重要指標。根據美國的經驗,當工業產能利用率超過95%以上時,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當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下且持續下降時,表示設備閑置增多,“產能過剩”出現;工業產能利用率在81%及以上時,為正常的“產能過剩”,低於81%時,為較嚴重的產能過剩。

  目前,中國製造業平均有近28%的產能閑置,35.5%的製造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僅鋼鐵、水泥、汽車、紡織等傳統產業,就連風電設備、多晶矽等部分新興產業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因此“去產能化”要比“去庫存化”要艱難得多。

  另外,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更大的一個挑戰,全球“供給替代”的新趨勢正在逐漸削弱中國傳統比較優勢,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歸以及次新興發展中國家低成本製造的競爭使得中國製造正在面臨“前堵後追”的雙重夾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