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治理通脹需“三率”齊發

http://www.CRNTT.com   2011-04-29 08:12:28  


要想治理中國現階段由量化寬鬆引起的輸入型通脹,必須啓用匯率政策,以匯率為主、“三率”齊發治通脹,或許才是上上之策。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訊/要解決中國當下的通脹問題,就必須對通脹形成的原因有完整的認識:雖然造成通脹的原因十分複雜,但中國現階段的通脹主要是為對衝大量外匯,貨幣投放過多所產生的流動性過剩。所以,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質是貨幣現象,不是商品現象。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李征文章稱,量化寬鬆政策最初由日本央行於2001年提出,一般是指央行通過買入政府、企業債券等途徑大量印鈔,增加基礎性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幹預方式。與利率杠杆等傳統工具不同,量化寬鬆政策被認為是政府面對經濟困難和通縮背景下的極端措施。次貸危機後,華盛頓先後採取兩次量化寬鬆政策,將合計近9000億美元的資金注入市場以提振經濟。而這些超量印發的貨幣必然在全球各地尋找投資機會,以各種形式進入投資前景更好的新興市場國家,從而進一步催生資產泡沫,推高物價水平;中國便是這些超印貨幣的主要流向之一。

  流動性泛濫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在消費領域表現為通脹,在房地產等投資領域則表現為資產泡沫。無疑,因量化寬鬆而引發輸入型通脹並非中國獨有的現象。大量美元流入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導致這些國家普遍發生了較為嚴重的貨幣輸入型通脹。去年印度、俄羅斯、巴西的CPI分別達到9%、8.8%、6.5%;今年一季度,巴西、俄羅斯的CPI分別為6.08%和9.5%,全球通脹形勢均十分嚴峻。

  文章表示,央行頻頻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與利率,試圖用傳統“兩率”控制通脹,但效果實難令人滿意。因為傳統“兩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貨幣超印,只能回收一部分流動性;而回收的流動性與央行為對衝外匯儲備增長所印發的貨幣量相比微不足道。以存款準備金率為例:此次央行上調0.5%的準備金率,大約能凍結3600多億銀行資金;但據央行最新統計,短短三個月,中國外匯儲備便增長了1900多億。為了對衝這部分外匯儲備增量,央行必須向市場注入約13000億人民幣流動性,是上調準備金率凍結銀行資金的3.6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