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才是貿易保護的“典型標本” | |
http://www.CRNTT.com 2009-09-14 10:25:19 |
奧巴馬向全球發出了一個危險信號:美國才是貿易保護的“典型標本”,將可能迫使其他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全球正常貿易與經濟復甦。 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對出口美國的中國輪胎實施限制關稅。奧巴馬不顧中美各方的呼籲與反對,簽署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做法犯了四大錯誤,由此帶來的風險不可低估。 首先,懲罰理由“強詞奪理,難以服眾”。今年4月,由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單邊發起的輪胎特保案,將美國工人失業的根源怪罪於中國輪胎進口激增,這實在牽強附會,也不符合邏輯事實。在此前的聽證會上,中方提及美國輪胎廠關閉的原因,並非中國輸美輪胎的增加,而是因為美國輪胎產業“升級換代”的結果;而且中國輪胎大多是中低端產品,並不構成對美國本土高端輪胎的威脅。美國輪胎產業的失業現象應從美國輪胎產業的蕭條由來已久找原因,怪罪他國,很像此前流行的“美國金融危機源於中國愛儲蓄”的說法。為了緩解美國高失業帶來的壓力,奧巴馬選擇了認可USW的這種起訴理由,不僅顯得“小肚雞腸”,而且缺乏對中美經貿長遠利益的慎重考慮。 其次,簽署幕後因素“賭注很大,摻雜政治”。中國輪胎案是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該案幕後實際上有不可小視的政治因素干擾。金融危機下,美國的高失業現象一直是很敏感的政治性話題。而為兌現競選期間“保護製造業工人利益”的承諾,再加上奧巴馬極力推進醫療改革需要美國工會(藍領階層)大力支持,使其冒險作出此舉。從未來看,單純借助中國輪胎特保案,奧巴馬能否真正緩解高失業問題,能否在醫療改革上贏得突破,還是一個大問號。但從現實看,其對中美經貿合作的傷害卻是有目共睹。 再次,利益權衡“顧此失彼,損人損己”。在批准對中國輪胎特保案上,奧巴馬顯然忽視了除美國工會組織之外的其他政治與經濟力量。在這個案件上,沒有一家美國輪胎企業加入到投訴行列,原因很簡單:在中國的輸美輪胎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美國製造商在華設廠生產或在華貼牌生產,輪胎特保案根本不符合美國製造商的利益。由於當前輪胎工人正在進行勞資談判,美國製造商面臨強大壓力,在特保案上選擇了沉默。從實際上看,此舉將危及美國在華輪胎商、美國的物流業、汽車產業乃至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最後,裁定時機“自損形象,遺患無窮”。此前,奧巴馬一直被標榜為自由貿易主義者,也一直在譴責貿易壁壘破壞了全球經濟復甦。但對中國輪胎特保案的批准,其消極影響將遠遠超出單純的輪胎業,將形成極壞的“示範效應”。第三次G20峰會將於9月24日在美國匹茲堡舉行,貿易保護主義一直為G20峰會各國所詬病。在中國輪胎特保案上,奧巴馬卻向全球發出了一個危險信號:美國才是行使貿易保護的“典型標本”,有可能迫使其他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全球正常貿易與經濟復甦,這將再次透支美國的國際信譽與誠信度。在類似問題上,奧巴馬的行為讓人想起了他的前任布什在鋼鐵問題上的糾結。2001年,布什上任後第一年就對進口鋼鐵徵收30%的關稅。但由於面臨貿易國的強大壓力,他被迫在2003年12月放棄了這種片面偏向國內產業的做法。但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是:“鋼鐵關稅事件”嚴重削弱了美國當時在全球貿易談判中的地位。 |